
■ 焦 创
很多人一谈到管理,想到的就是“慈不掌兵”,总会把它和手中的权力,紧密相连。 但是,以权压人,固然可以让员工表面顺服,却无法赢得员工的真心拥护。 而且,任何用权力得来的利益,终究会被新的权力所没收。 管理,从来都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而是一门平衡的艺术。它需要你巧妙地平衡好人、事、心三个要素。具体说来,就是: 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用文化管心。
● 用制度管人
好的制度是什么样的?通常有3个重要的特性。
1. 人性化。 制度要以人性为出发点, 一个好的制度,必须要符合人性,这样才能让员工信服并自觉遵循。如果公司制定制度的出发点是“人性本恶”,以怀疑和监督为目的,是压制人性的,那么得到的只会是反抗,是永远不会被大家认可的。
制度的存在,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约束人性,把人性恶的那一面圈起来,并且激发人性的善良的一面。一个好的制度,会让“坏人”都有机会变成“好人”,走在追求美好事物的路上。
2. 公平化。 制度应该公平公正,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能存在歧视或偏袒, 也不能存在特权主义。 不是谁的权力大,就可以不守规矩。 公平也不是搞平均主义, 而是要奖优罚劣, 敢于向贡献者倾斜,对得起好的人,对不起不好的人,不让强者受委屈。所以,真正好的制度,永远是有人骂的。 但是,一定是那些业绩差的人在骂, 那些业绩好的人在鼓掌。
3. 严格化。 为什么很多制度落不下去? 原因只有一个, 领导自己不重视制度,在执行的时候, 搞特权主义,做不到以身作则。 比如,有些人在公司推行了一项考勤制度,迟到一次扣100。 结果,他自己迟到了,也不交罚款。 下面的人看见了,会觉得这个制度可有可无,慢慢地,也就不把迟到当回事了。以身作则胜千言。 你自己都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员工呢?
● 用流程管事
为什么要用流程管事?因为流程能把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化,把混乱的事情规范化。
好流程是什么样的?通常遵循三个重要原则。
1. 量化原则。 这个事情从开始到完成, 有多少个步骤,多少个标准动作,一定要清清楚楚,具体可量化。比如,销售第一次与客户沟通,到最后完成成交,这个流程共有多少步呢? 我在《业绩提升必修课———销售九部曲》中详细讲过, 有九个步骤, 分别是:准备、欢迎、聆听、细问、供选择、定期望、答辩、成交、何日君再来。 流程可量化,让每个人有所依据和参照,并能产生可以度量的效果。
2. 六要素原则。 所谓的“六要素”,指的是“5W1H”,任何一个流程的设计,都需要从这六个方面进行思考。同样以销售为例, 你完全可以用“5W1H”去梳理销售流程。
What: 我们在卖什么?产品的价值是什么?客户买回去的是什么?
Who: 我们的客户是谁?决策买单的人是谁?
Why: 为什么要买? 为什么非我不可?
When: 何时提供产品和服务? 什么时候完成交付?
Where: 产品的应用场景在哪里? 从何处入手,实现成交?
How: 方法是怎样的?怎么做? 要做到什么程度?
这种分析法,可以极大地优化工作流程, 提高工作效率。
3. 简单原则。 流程的意义在于提高做事的效率,因此流程一定要越来越简单,而不是越来越复杂。不产生价值的流程是多余流程,多余流程要合并、删减,简化。华为有一个“日落法”,就是每增加一个流程节点, 要减少2个流程节点;每增加一个评审点,要减少两个评审点。 简单就是效率,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 用文化管心
企业文化有三个要素:使命、愿景、价值观。用文化管心,也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使命吸引人。使命,英文叫Mission, 其实就是你的追求。 你追求什么,就能吸引什么样的人。为什么马云在一穷二白的时候,能够聚拢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因为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对那些志向远大的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他们有着同样的追求,并且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2. 愿景驱动人。愿景,是Vision,一个方向,一种远方。就像爬山一样, 站在山脚下,你穷尽自己的力气看,能看到2500米高的山顶。 但这2500米,能指引你向上攀登。 而当你登顶之后, 也许你又会发现,远方还有一座山,这时你又有新的愿景。有愿景和更改愿景不冲突,它会驱动着你一路向前。 所以,我也常常说一句话:愿有多大,路有多长。
3. 价值观筛选人。 价值观,是Value。 价值观本意是,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值得我们追求的,在一个组织里面有价值排序,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 在面对选择时,你把什么放在前面, 优先选择什么,放弃什么。 价值观能够筛选人, 把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人的性格和背景可以不一样,但是做人做事的价值标准必须是一样的。 用文化管心,核心就是强化文化认同,去凝聚人心。
最后,总结一下: 要用制度管人, 穿透人去管理人性;要用流程管事,用确定的流程来保证确定的结果;要用文化管心,去塑造人,成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