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记者 姚丽敏 陈文卿 图/资料
每天早晨七点不到,漕河泾街道的石龙社区食堂和漕河泾社区食堂就开启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 阳光刚刚把街道唤醒,空气中弥漫着豆花儿、米饭饼、锅贴和小笼包的香气。 社区食堂不仅提供丰富的早餐选择,更有上海米饭饼的儿时味道、南翔小笼包的传承技艺……为社区居民带来独特的美食享受。
漕河泾社区食堂的早餐种类多样,热气腾腾的油条和松软的米饭饼成为许多食客的最爱。 油条外酥里嫩,搭配米饭饼的软糯口感,绝对是经典的早餐组合。 一位正在用餐的阿姨告诉记者,虽说“四大金刚”里油条搭配的是大饼, 但对老年人来说口感太干了,“米饭饼就刚刚好, 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容易消化。 ”
除了这些, 还有金黄的锅贴和香气扑鼻的生煎, 每一种都是经典的小吃。 食堂里人声鼎沸,有的老年人三三两两坐在一起,悠闲地享用着早餐,聊着家常;而不少年轻人则选择打包带走,为自己开启充满元气的一天。漕河泾社区食堂店长那金花介绍说, 为了给居民提供当天现做的餐点, 负责早点的师傅们每天早上三点就要到食堂开工,“包子最费时,要醒面,然后再手工包, 所以我们这些人手每天的出餐量也就是五六百个,来得晚了就没了。 ”
位于南站附近的石龙社区食堂, 每天供应的早餐品种有近三十种, 夏日里还上新了麻酱拌面等时令早点。 各式面条粥品、小馄饨、包子馒头、烧饼油饼类一应俱全,每天新鲜现制的小笼包是这里的明星美食。 点心师傅师承南翔小笼包非遗传人李建钢, 他制作的小笼包皮薄馅多、汤汁鲜美,一口咬下去,满口留香。他告诉记者,自己来上海的第二年就进入了面点行业,做小笼有将近20年了,“社区食堂的小笼馅料的口味会偏咸鲜一点, 年轻人比较喜欢偏甜偏口味重的,这里老年人来的多,他们喜欢偏清淡偏鲜美的。 ”
无论是漕河泾还是石龙社区食堂, 工作人员都忙得不亦乐乎。 他们不仅为大家提供美味的早餐, 还细心地为老年人准备了低盐低油的健康选项。 食材新鲜、制作过程透明,让人吃得安心、 放心,“社区食堂不仅解决了我们的吃饭问题,更是大家交流的好地方。 ”一位排队买烧饼的大叔说道。 这里的早餐价格实惠、 种类丰富,不少人早已成为食堂的忠实顾客。食堂的明厨亮灶和用心服务, 为居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不少便利和温馨。
漕河泾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社区食堂将继续为居民提供更多美味的选择, 并计划引入更多地方特色菜品, 让居民不出社区就能品尝到各地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