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儿子二岁多一点,人不大,脾气却不小, 时常为一点小事无理取闹, 而且越哄闹得越厉害, 朋友很是伤脑筋,打电话过来咨询我,在孩子无理取闹时,大人究竟应该怎样应对?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孩子为什么闹,发脾气。对于幼儿来说,发脾气是一种情绪反应,而闹是一种表达方式。 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尚不能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感觉, 于是就只能借用原始的方式以引起父母的注意和关注。
孩子无理取闹时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我觉得,作为家长,首先得给孩子一个反馈, 让孩子感觉到你注意到他的情绪发生变化了。 下一步就是要弄清楚孩子为什么而“闹”,看其“闹”得有没有道理, 然后再做出适度的反应。 有的父母是孩子一“闹”就无所适从, 不分缘由马上就做出退让式反应, 哄着宝宝高兴, 围着宝宝团团转。 这种过度反应的行为方式, 很容易养成孩子以发脾气要挟父母的坏习惯,父母的“软”会让宝宝表现得更加无理。 这样一来,容忍、迁就、纵容,没有限制和规矩,教育怎能行得通?
另一类父母则不太理睬孩子的情绪反应,甚至一忙就忽略了孩子的要求,也不区分“闹”中有没有正当、 合理的成分。父母凡事不回应,有可能造成孩子情感压抑, 有想法不善于或不愿意表露, 日久形成无助感。 一些人长大后在交往方面缺乏积极情感,缺少共情能力,与其幼年感情时常被忽视、被冷落、被拒绝有关。
两岁的孩子初步有了自己的愿望和需要,但往往表达不明确,所以闹成为一个便于使用的“法宝”。只要一闹便能引起父母的注意,让父母体验到“压力”(其实宝宝无意给家长压力, 是家长出于爱而自感压力),于是宝宝的要求便能得到满足。
另外,婴幼儿的情绪,具有短暂、强烈、易变、冲动,缺乏控制等特点。 建议:(1)孩子闹时,首先不要着急去哄,先弄明白其在闹什么,为什么而闹?(2)不能养成孩子以“闹”的方式来获得满足的坏习惯, 即便答应她什么,也一定在其停止闹的情况下给予;这样孩子才能渐渐学会以正确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愿望。(3)家长要区分事情而为,不要当即满足宝宝所有的要求,百顺之后一旦不能答应她,宝宝会更加不能忍受。 适当地让孩子感到挫折,懂得延迟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也是人格发展的一部分。

怎样应对孩子的无理取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