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写过一本叫《神秘的航标灯》的书,我还写过论文《灯塔色彩试论》, 我还到五六座灯岛灯山考察采访, 因此,我可算半个灯塔专家。 但是,在写这类文章之前,我必定会去借阅一本叫《中国沿海灯塔志》书(它在上海总共不会超过5本),我问上海海事局借,我问上海航标厂借,我问中国航标管理的鼻祖李汶先生借。
《中国沿海灯塔志》是哪位中国人写的?不,是外国人写的。 这是因为1949年之前, 我国海岸线上的大型灯塔几乎全是英国人建造的(为了保证英国货船安全进出港湾, 方便掠夺我国资源),这些灯塔全部由英国人管理的, 中国老百姓擅自接近灯塔,英国人要开枪的。
于是,介绍沿海中国大灯塔的书“顺理成章”地由上海海关副税务、英国人班思德来写, 时间是1932年。 不可否认,这本大大的厚厚的书非常精彩,它介绍了中国每一座沿海灯塔的起源、发展、构造以及位置,甚至还记录了岛上的传说和鬼怪故事,书里有上百幅照片,完整展示了我国海岸线上的灯塔详情。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记载灯塔历史的参考书和工具书。
书的中文版开篇是这样写的:夫海岸之灯塔,犹海上之逻卒也。处境岑寂,与世隔绝,一灯孤悬,四周幽暗。 海风挟势以狂吼, 怒潮排空而袭击,时有船只覆没之惨,常闻舟子呼援之声……
这是很好的散文, 不像志了。原来,这是由国人李廷元翻译班思德原文的译文,班思德不可能有这样的中国文学功底。
我想, 要是我不去借阅这本书,自己有一本该多好?省得我每每临渴掘井。 我到网上查,2013年孔夫子网拍卖过一本,民国时10元的一本书,起拍价已经涨到2580元。 这本是不是上海航标厂保存的那一本呢(因为这家厂已经倒闭)。这本书被谁拍走了呢?
去年年底, 我去拜访李汶先生,刚进客厅,他就把一本厚厚的书递到我手上,哦,是《中国沿海灯塔志》。我说:这次来拜访您, 不是问您借阅这本书的。
李汶说: 我已经90多岁了,来日无多,这本保存了半个多世纪的书送给你吧。 希望你好好保存,它对你一定有用。
这怎么好意思呢? 我捧着这本沉甸甸的书, 眼睛有些湿润了:我一定好好珍藏,一定珍藏。
2580元的一本书不算天价, 值钱的它是中国灯塔历史的一个缩影,极为珍贵;值钱的是李汶老前辈把这本书“传承”给我;值钱的是让我记住了殖民者曾经在中国的横行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