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殷志军 徐喆衎 陆翔 李瑾琳
消防无小事,安全是大事。为加强辖区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深刻吸取南京“2·23”火宅事故教训,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连日来, 天平街道开展电动自行车充电场所消防安全整治行动。
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电动自行车充电场所消防安全整治行动由街道安委办组织,街道平安办牵头对辖区内所有电动车充电场所开展排查整治。
在吴兴居委的乌南公馆,位于小区一隅的电动自行车充电场所里,两个悬挂式球状灭火器分布其上,一排6个充电插座连着自动断电装置,配备消防水枪的消火栓箱安装在醒目位置,不远处还有监控探头正对充电场所。“我们物业会有24小时值班,定期巡逻并做好记录。”乌南公馆物业经理张成龙告诉记者,“我们所有的物业人员都要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每月还有应急演练,让大家有一定的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检查人员在仔细检查了小区的消防设施后表示赞同,“这个小区的电动自行车充电场所整体做得不错, 除了球状灭火器,还配备了手持灭火器,而且和居民楼有一定距离, 方便消防车辆进出, 对预防火势蔓延是很有效的。 ”检查人员说道。
与吴兴居委一路之隔的建岳居委的高欣公寓,虽然是个近20年的小区, 但为了保障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安全,小区在早些时间已经做了电动自行车充电场所的重建。不仅配备了喷淋装置,安排了20个充电插座,以备居民使用,而且也在地面上做出了标识, 让车辆停放更整齐,也留有足够的空间方便进出。为了让居民愿意来规定充电场所充电,街道、居委、物业及业委会也是动足了脑筋,“我们这里充电,一元可以充5个小时,对于一般的电动自行车完全够用。 ”高欣公寓物业经理张继红告诉记者。
而在天平街道嘉善居民区的嘉善路69弄, 鉴于小区内部道路狭小、 居民人员密集高,无法开辟单独的电动自行车充电场所。 曾经是“蜘蛛线”横飞,拖线板乱拉,经过居民区党组织的调研、沟通、宣讲,最终小区安装了20个独立式充电插座, 让电动自行车在家门口就可以充上电。 随着这一实事项目的推广,截至目前,嘉善居民区共完成了98个独立式充电插座的安装,不仅保障了充电安全;同时也规范了电动自行车的乱停放问题。虽然没有安装集中消防喷淋设备,但嘉善居民区在各小区配备了手持式灭火器,居民楼栋里也有小型手持灭火器。“近期,我们小区居民在看到小区有物品自燃,第一时间进行了灭火,这与我们在‘走四百’中与居民进行宣讲分不开。 ”嘉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李志阳表示。
此次整治行动共检查70余个居民小区,90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劝阻、整治了飞线充电15处, 督促整改消防安全隐患30余项。 各居民区也发动平安志愿者进行广泛宣传,将本起火灾事故在居委、物业和居民业主群宣传警示,让更多居民重视起来,主动制止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行为;同时街道加强组织夜间消防站力量,确保巡查值守工作顺利开展,及时制止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飞线充电等情况,引导居民重视电动自行车安全规范停放充电,确保辖区内消防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