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育中学 关心
打开搜索引擎寻找“金融”词条的释义:是货币资金融通的总称,主要指与货币流通和银行信用相关的各种活动。觉得有些深奥,似乎离我们也有些远。 奶奶却说:“通俗点讲就是与钱打交道的事, 它与生活息息相关,渗透其中,无处不在。 ”
那天, 奶奶从书桌的抽屉里拿出一个很有年代感的盒子, 从前是用来装饼干的。 打开后只见里面摆放着小簿子、卡片,还有几张纸条,可就是这些毫不起眼的物件, 揭开了“金融” 的神秘面纱, 带我进入“钱”的王国。
奶奶首先拿出一本浅黄色的小簿子。 奶奶说这是她参加工作后拥有的人生第一本银行存折。 存取款一元起步, 利息都是计算到角和分的。奶奶回忆说,那时的人们很少去银行,每次排队等候的时间也很长。
第二本存折很简洁, 除了印有银行的名称外, 在封底涂有黑色的磁条,便于计算机识别,所有的记录也均由电脑打印储存,便捷多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一种叫ATM机的小房子开始“走”上大街小巷,由于功能单一被称作“自动取款机”,使老百姓手中的银行存折进入了“卡”时代,人们不必再为过长的等候时间担忧和焦虑。
说到那几张纸条, 奶奶有些兴奋,语速也快了不少,原来那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最初的股票交割申请单。随着她的讲述,我眼前浮现出电影或电视剧里的场景: 拥挤的人群高举着委托单, 一边看着面前几分钟才人工更新一次的行情, 听着报单员与场内“红马夹”频繁地通着电话,急切地下单撤单。尽管场面有些嘈杂纷乱,但思想解放了的人们,踏入财富再分配的新领域, 却感到春风拂面心情激荡。
奶奶轻轻关上盒子:“科技让金融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一切都变得更加美好。 ”她拿起手机给我看主屏幕显示的各个界面:手机银行、证券交易、第三方支付平台、各大购物网站……凡是和钱流动相关的应有尽有。奶奶随手打开“证券交易”,只见五千多只股票的实时行情跃然屏上,委托交易“秒操作”,各项功能一应俱全。
奶奶盒子里放的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也很好地诠释了金融和生活的紧密关系。 看着屏幕上数字箭头的跳动, 奶奶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也展现了改革开放带给普通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金融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