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记者 殷志军 陆翔 李瑾琳
鲜艳的塑胶步道,伴着芳草萋萋,紫色的马鞭草生机勃勃,6 月 9 日上午九点,家住华泾镇春申塘附近的王阿姨牵着爱犬,在龙吴路2888弄北侧华泾法治文化绿地散步,既游园散心又沉浸式学习《民法典》,让她无限充盈,流连忘返。
近年来, 华泾镇深入贯彻党中央、市区有关精神,深入开展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华泾司法所所长冯斌说,华泾镇北有华发路法治文化一条街,中间有华泾法治文化公园,南有春申塘法治文化绿地。 法治文化建设“南北中”相呼应,基本实现15分钟法治文化圈。
步入绿地,“宪法历程” 雕塑处,《宪法》 石雕庄严伫立, 在铁锈色电影胶带上, 生动展示从1954年宪法起至1982年宪法及其五次修正历程,让人们“知宪法于心,守宪法于行”。 穿花廊,过步道,再步行数百米,“法治之声”雕塑以竹子为造型,寓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将如竹子般节节高。
蜿蜒数百米,“典亮美好生活”石雕别致有型,排列在绿草地上,几位阿姨用手机扫下二维码,《民法典》知识问答题顿时“入耳入脑入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施行, 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共有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这些内容都被浓缩在绿地上跳跃的“音符”里,以《七字歌》形式呈现,读来朗朗上口,言简意赅。
据了解,6月9日当天,首批华泾社区阿姨、老爷叔们冒着34℃的高温打卡了春申塘-华泾法治文化绿地。他们游园后纷纷表示,住在华泾真幸福,又多了一处网红打卡点。 法治文化绿地景色美, 又有法治文化浸润,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同时也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法治、崇尚法治”良好氛围。
CopyRight 2021-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融媒体中心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备案号:沪ICP备18026564号-1 备案号:沪ICP备180265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