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殷志军 李瑾琳 陆翔
近日,55岁的陈先生在体检时做心电图发现了心房颤动,体检中心的医生建议他做一个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心脏超声, 并尽早到专科门诊评估。 陈先生平时并没有任何的不舒服, 这个房颤真有医生说的这么吓人吗?
2023 年 6 月 6日是第十一个“中国房颤日”。 八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王占成介绍, 心房颤动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 心脏在自身电路———传导系统的指挥下可以发放规律的电冲动带动心脏规律跳动, 而房颤则是在杂乱的左房肺静脉电位干扰下, 失去了规律跳动的能力。 在心电图上表现为节律完全不整齐,正常的P波消失,出现连续的颤动波。心房颤动被称为“隐形的杀手”, 它最大的危害就是脑卒中。 房颤患者的左心房失去了规律跳动泵血的能力, 处于缓慢蠕动甚至停止跳动的状态, 血液在这样的环境下极易形成血栓, 一旦血栓随着血流冲击到达大脑血管, 就会形成局部的堵塞,导致脑梗死(卒中)的发生。 据统计显示, 将近20%30%的脑卒中都是由未发现或未控制的房颤导致。
但是,约有33%-42%的房颤患者可能完全没有症状, 就像陈先生一样。 到他们发现的时候,很可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 对于这样一个临床表现千奇百怪的“怪病”,每个人的风险和治疗对策也千差万别。
医生推荐, 所有超过65岁的老年人都要进行房颤的心电图筛查,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心衰患者、瓣膜病患者、脑卒中患者、甲亢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 哪怕没有房颤的症状,也需要积极复查心电图。如果没有心电图监测设备怎么办?最简单的方法是左手食指搭右手脉搏,如果发现脉搏不整齐,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房颤筛查。
得了房颤不一定要手术, 但一定要监测, 一定要到心内科门诊进行全面的症状评估和风险评估。 根据不同的症状和卒中风险, 来选择个体化的随访和治疗方案。
导管消融术是通过微创导管技术,将很细的导管,通过颈部或者大腿根部血管放入心脏, 对引起房颤的异常部位发放射频能量, 手术一般2小时内就能完成,是一种有望“根治房颤”的治疗手段。 目前已有充分的循证医学依据表明, 通过导管消融进行节律控制可以提高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少卒中事件的发生,并且改善房颤患者的心功能。

关注心脏里的“隐形的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