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会雄
本报讯 11月25日,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启动仪式暨东方精神医学论坛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顺利举办。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作为一家有着近90年历史的精神专科医院, 从1935年开业的普慈疗养院,到1958年上海全市精神专科机构大联合、 组建上海市精神病总院,再到1980年代功能拓展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成为中国首批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之一。 直到今天作为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主体单位, 在历届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全社会大力支持下,通过几代“精中人”的努力耕耘,中心已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 业务种类最全、领衔学科最多的精神卫生机构,为人民精神和心理健康、 为城市公共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专业的贡献。
会上, 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正式启动。
近年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优化整合临床和科研资源,关注影响脑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科学问题, 加强临床转化研究,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优异成绩。 在25个亚专科和学科群基础上, 形成全链条基础-临床转化研究平台及临床生物样本库、脑影像数据库等平台。 每百名卫技人员科研经费数、立项国家级纵向课题数等,也在持续保持国内精神专科医院首位的基础上屡创新高。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的成立,将孵化和落地更多的精神疾病临床转化项目,为精准医疗和转化医学添砖加瓦。
随后,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脑健康研究院正式揭幕。 脑健康研究院是医院重要的科研创新支撑,集合基础、临床和转化研究资源,以平台性定位,为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院内外研究人员,提供基础实验平台共享、临床科研服务支撑、创新转化推动三位一体的支撑体系。 精神卫生中心在现有学科发展基础上, 将站在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的高度,以更开放和包容的姿态立足上海,联合全国的医学同道,共同面向全世界,并形成“交大-医学院-附属医院”一盘棋,多学科融合协作,促成“脑计划”建设合力。
“如今,公立医院已经到了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的关键期,必须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到提高质量和效率上,更加注重内涵发展、技术发展、水平发展、服务发展。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赵敏院长很有感触。成为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既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面对严峻的公共精神卫生形势,面对社会心理健康新的需求和各级政府新的要求, 面对精神医学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心将持续推进运营管理、医疗安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持续推进服务范围的扩大、服务理念的更新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持续强化医防一体的公共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发挥好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持续瞄准精神心理领域国际前沿, 稳步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为整体提高我国精神医学服务质量和水平作出“国家队”的贡献,交出让人民满意的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答卷。

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正式启动
关注脑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科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