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费平
坐落于汾阳路上的上海市工艺美术博物馆近来人气旺盛,因“中国第一铅笔史料与实物展”在那里举办,使得观众络绎不绝。
走进近200平方米的展览大厅,仿佛走进铅笔世界。 由文字、图片、实物、视频组成的翔实资料,让人们了解了铅笔、认识了铅笔。
展览分“铅笔的起源”“民族铅笔工业的诞生”“从零起步敢创第一”“改革创新激流勇进”“庚续红色血脉传承劳动精神” 五大部分,诸多橱窗里的实物与墙框上的图片让人穿越于历史的回廊。
当然,整个展览中大部分内容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中国铅笔的发展史。1935年10月, 从日本留学归来的爱国实业家吴羹梅创办中国第一家能够自己生产铅笔的“中国标准国货铅笔厂” 在斜徐路正式开工生产, 打破洋货对中国市场的垄断。 然而国产铅笔用何牌子呢? 吴羹梅想到“一·二八”淞沪会战,十九路军终究不能抵御日寇成群结队的飞机而溃败。所以他认为“飞机是国之强盛的根本”,便将“飞机”这个名词作为自己创业的第一个商标名称,将“航空救国”这句口号作为“飞机”牌铅笔的型号,打出中铅产品“中国技师、中国资本、中国原料”的广告。
“中国第一铅笔”除了生产普通书写铅笔外,还专门为一些特殊的活动或节日定制纪念铅笔。如为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共青团中央等定制,还为建厂50周年定制纪念铅笔。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神舟七号”升空,航天员翟志刚携带“第一铅笔”自主研制的太空笔首次进行出舱活动,打破了之前我国航天员使用进口太空笔的尴尬局面。
我驻足在一帧帧图片、 一件件档案、 一支支铅笔前,思忖良久。“中国铅笔大王”吴羹梅历经坎坷、 栉风沐雨,实现了“中国人用中国铅笔”的夙愿,使“中国第一铅笔” 走过了87年不寻常的岁月,它见证了我国铅笔工业的发展轨迹。今天,我们重温老一辈艰苦创业的历程,就是彰显光荣历史,就是秉持中华匠心的时代精神,继而激励着这个百年老字号再创辉煌。参观结束时,我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观后感: 第一铅笔史料展,琳琅满目映眼帘。图片实物详介绍,中华长城鼎流传。

三星耀长城飞机鼎中华
--观“第一铅笔史料实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