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宗河
前期,在武康大楼所属社区,五场由居民代表、商家代表、租客代表等参与的讨论会先后开展。 其中,武康路391弄的居民与商户围绕“开放式弄堂如何做到居民、商户和游客和谐相处? ”这一主题提出了自己的诉求和建议,“如何守好391弄的大门”“如何共同维护和谐有序的居住、经商环境”是讨论的焦点之一。
大讨论结束后, 武康路391弄大门的“硬件更新”也提上了日程。 针对居民提出的目前大门存在的“小门底部栏杆造成非机动车出入不便”“门禁系统无法启用”“开关门时声音较大”等问题,第一版设计方案很快提出。
居民们积极参与到设计稿的讨论中, 结合日常生活和使用场景提出了改进建议:“原先的实心黑门比现在的镂空设计更美观,也更安全,可以防止从外部伸手拔起插销。 ”“小门底部应该没有栏杆遮挡,否则影响电瓶车进出。 ”“大门要可以完全推开, 使得我们的机动车可以出入。 ”“夜间大门关闭后, 要考虑到断电、断网,或其他临时故障发生的可能,最好有备份手段能应急进入。 ”
群策群力之下,391弄铁门的设计方案最终定稿。 居民们的合理建议都得到了采纳:考虑到安全性,铁门采用非镂空设计,安装有智能安防人脸识别系统,将保持白天打开、晚上关闭。
日前, 武康路391弄的新大门正式安装完成。 居民们高兴地说:“小小的一扇门,是各方一起讨论决定的,凝聚着大家的想法和心血。 作为开放式弄堂的住户,我们很愿意为了家园变得更美好,一起参与建设。 ”
武康路391弄, 从巷头走到巷尾不到5分钟,但有居民、店铺、名人故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街道、居委会搭平台, 居民和商户之间一直在探索和谐相处的新模式, 比如: 商家调整营业时间,给居民留出安静时间;闲暇时帮助居民一同清洁家园等。
在大讨论现场,“网红”商店的店主霍霍曾动情地说道:“在391弄,邻居之间碰到问题能像家人一样进行沟通, 居民、居委和商家会定期携手开展清洁家园行动,以身作则营造整洁有序的居住和经营环境,并以此感染居民、商户和游客,一同在洁净的环境中践行文明新风。 ”
大讨论结束后, 霍霍自发设计了一些卡通文明标识宣传牌, 张贴在弄堂的墙上。
“弄堂老人多,请勿大声喧哗”等暖心贴士,结合了霍霍喜爱的卡通形象,维护着社区环境的有序与和谐,使得“街区的网红流量”切实转化为“社区能量”。
与武康路391弄的大门一样, 武康路393号民居的楼道大门也在采纳了居民的建议后进行了“更新换代”,绿色的新铁门清爽美观,大门配备了智能安防系统,楼栋居民可以通过“输入密码”或“刷脸”开启铁门。
“要换什么样的门? 大家反复讨论了很久。 ”393号的居民说道,“最终考虑到居民楼安全和防盗门的耐用性、性价比等问题,最终选择这样改造,居民们对此都感到很满意。 ”
一条开放式的弄堂,一扇关不住的铁门,像这样体现“城市温度”的基层民主协商形式,已经成为“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的生动实践。 在武康片区,还将进一步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路径,让更多“好声音”“金点子”成为基层治理的新引擎。
百年武康路,半部近代史,全新的武康片区正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也必将迎来更多“美好瞬间”。

开放式弄堂大门怎么建
“七嘴八舌”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