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桥街道所辖居民区大多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的老公房, 历经30多年光阴, 住在这里的居民们也慢慢上了年纪。 随着年龄的增长,上下楼成了许多老年居民的一桩“心病”。 今年9月以来,长桥六村、罗秀新村、罗秀二村、长桥三村共有6台电梯正式交付使用。
“电梯加装好了,楼道也翻新了,当初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居民们的期盼中,长桥六村的居民迎来了喜讯:20号楼加装的电梯正式交付使用,交付仪式在长桥六村20号楼前举行。仪式上,20号楼居民代表向长桥街道、长桥七村居委、电梯公司和物业公司赠送了锦旗。
老旧住宅加装电梯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随着老龄化加剧和经济快速发展,老百姓对老旧住宅加梯需求越来越强烈,长桥六村的业主们也不例外,尤其是居民们看到其他小区的成功案例后,也渐渐萌生了加装电梯的念头。 但对于加装电梯这件事,也有人持反对意见, 如有些业主担心采光受到影响, 也有人觉得安装电梯之后维护很麻烦。收到居民们的诉求后,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合力搭建居民议事平台,成立了电梯筹建小组。筹建小组先后召开数次讨论会,让大家畅所欲言、充分交流,听取业主们的意见需求。 通过一家一家上门沟通,答疑解惑,修改完善付款方案、不断细化合同条款、优化分摊事宜,最终让全体业主们达成一致意见,居民开心按下“红手印”,“圆”了老公房的“电梯梦”,从确定加装电梯三人小组到成功签约仅仅用了21天时间。
“电梯的交付使用,是我们罗秀社区高度自治的结果”
在罗秀新村加装电梯竣工仪式现场,当加梯钥匙交付到三位居民代表手中的那一刻,标志着罗秀新村24号、罗秀二村16号、32号三台加装电梯的正式启用。
“加梯来之不易,从去年六月中旬的征询动员,到很多具体问题的协商,磕磕绊绊也一年多了, 这个过程现在想起来确实有些五味杂陈,好在我们居委会、加梯小组、全楼栋的居民朋友们、 加梯公司最终通过民主协商,求大同存小异,达成共识,让这项民生工程是真正落地了!”身为罗秀新村24号楼道加梯三人小组一员的朱阿姨说。
“电梯的交付使用,是我们罗秀社区高度自治的结果, 我内心感受到这幢楼的居民关爱、互助、同心协力的精神。 现在楼内的居民有帮助邻居送小孩的, 有帮助邻居买小菜的。 这个楼建成已有30年了,我们邻里关系从没有达到今天这么和谐, 电梯加装是一个契机, 我看到了浓浓的邻里情,这是我们社区走向更加文明、和谐的一个标志。 ”罗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瑜感慨道。
“老楼加装电梯,装的是电梯,聚的是人心”
此前,长桥三村传来喜讯,138、139号居民盼望已久的家门口2台电梯终于交付使用, 实现了本居民区加梯零的突破。 交付使用仪式现场, 小区其他楼居民也纷纷来“围观”,加装电梯极大地改善居民上下楼条件,解决了居民急难愁盼问题,赢得了居民的一致点赞。
在加装电梯项目意见征询阶段, 部分居民不了解相关政策或存在资金压力,参与度不高。 在街道的指导下,居委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切入点, 在138、139号楼分别选出由党员参加的“三人小组”对这两栋楼居民“送学上门”,宣传加装电梯的最新规定,特别是相关简化程序的内容,让惠民政策尽快落地。 此外,在街道的支持下,居委联合多方力量解决楼栋里困难居民加装电梯资金缺口的问题。
长桥三村第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沈海蓉表示:加装电梯过程中小区“三驾马车”同心、同向、同行,居民理解互助,感情更好了,关系更融洽了,居民自治能力更强了,生动地诠释了老楼加装电梯,装的是电梯,聚的是人心。
(来源:徐汇区长桥街道)

居民“一键”上下楼 不断“梯”升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