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曹香玉
浙江卫视纪录片《大运河》不久前在徐汇区华泾镇黄道婆纪念馆取景拍摄,这不禁让人产生疑惑: 黄道婆与大运河有何关联?
在与导演组沟通后,记者得知,棉花在元代之前,主要用作棉絮,很少织成布匹。 黄道婆从海南带来的棉织技术进入运河区域后, 棉纺织生产首先在江南运河沿线发展起来, 同时大力革新棉纺织工具, 推动了以松江为中心的江南棉纺织业发展,改变了江南地区的产业结构,极大发展了区域经济。 运河地区形成了一批以棉业经济为特色的市镇。
黄道婆纪念馆是在黄道婆墓的基础上扩建, 于2003年扩建为园林式馆,2019年闭馆,重新修葺,于2020年10月15日正式开馆。在黄道婆纪念馆里,不仅有对黄道婆生平贡献的回顾, 还浓缩着上海地区棉纺织业发展的历程。
受邀成为黄道婆纪念馆老师的林秀梅, 也被评为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的区级非遗传承人。 她化身“多面手”,不仅在纪念馆内向观众讲述纺织历史, 演示如何纺织,还会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进行教授。纪念馆常会有各年龄段的学生进来参观学习,老年大学还开设了纺织课程,让更多人了解这项非遗项目,让黄道婆精神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