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峰
“小年过后是大年”,人还在远方,母亲在电话里的一句“早点回家吃团圆饭哟”,让心一刹那怦怦跳个不停, 眼眶一瞬间噙满了泪水。 有母亲的年,是多么的幸福呀!
自打小在湖乡长大,由于家境清贫,缺衣少食, 过年, 意味着可以吃得好好的,穿得靓靓的,可以领到压岁钱。
家,那时是一个大家,有四位体弱多病的老人、四个未长大的孩子,全家的负担,都压在父母肩头。 一年到头,家里的收入来源,主要靠十来亩水田。由于地处湖乡,当雨水一多,就会发生洪涝,收成锐减,导致“过年难”。
“没有过不去的年, 日子会好起来的! ”每当到了腊月,母亲总会给一家人鼓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湖中有野藕,母亲建议父亲一道去挖,天寒能卖个好价钱。朔风起,大雪扬,湖野茫茫,天地一片白,唯见两个黑点,犹如两只野鹳。到了小年,当父母挑着满满两担年货,捧着一沓崭新的钞票归来时, 两双漂白的手已裂出了深深的口子,一道道,如血色的闪电,触目惊心。
很快,灶火熊熊,炊烟袅袅,锅碗瓢盆,蒸炸炖煨,奏响了过年的乐章。 为了办好一桌年饭, 款待亲戚来客, 既要丰盛,又要节俭,母亲下了一番工夫。 被香气所吸引,我们一起围拢在灶边,眼睛一眨不眨,亮亮晶晶,盯着水汽蒙蒙、年味浓浓里的母亲,忙前忙后,蒸年糕、蒸年鱼、蒸腊鸡……惹得馋虫在肚子里打架,口水直流。
母亲在灶上操办,我和姐姐、弟弟、妹妹抢着要烧灶,母亲见了,心知肚明,知道一伙孩子“蹭”吃的来了。 为了公平起见,平均照顾,她要求依次前来。 轮到我时, 油锅里正翻滚着一枚枚色泽金黄的肉丸子, 当我将小脑袋再一次伸出灶面时,母亲已盛好了一碗炸好的丸子,递到我手里:“慢点吃,别噎着,小心烫啊!”
当乳黄色的夕霭暗下去, 黛紫色的夜浮了上来, 一串噼噼叭叭的爆竹声响起,一个个顿时亢奋了起来。母亲特地拿出一瓶备好的酒,大家杯杯敬长辈,一句句祝福,让老人们开心不已。
一家人团团圆圆坐在一起开开心心吃了年夜饭,才算过年!
因为心中有亲情,肩上有担当,一年一年的团圆饭,是那么和和美美,红红火火。正如母亲所言“没有过不去的年,日子会好起来的”, 在一家人的团结一心、 共同奋斗之下,一家人终于闯过了难关,走向了富裕。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再往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相继作古,父亲中途撒手而去,如今,我们兄弟姐妹在外地相继成家立业,已是满头白发的母亲却情愿一个人留在老家,在每一年除夕坚持操办一家人最爱吃的年饭。一家人团团圆圆吃年夜饭,成了一年中她最幸福的时刻!
不管多么繁忙,不管距离再远,每到过年,我们依旧会像候鸟一样飞回老家,母亲在电话那头的一句:“早点回家吃团圆饭哟”,胜过太多的千言万语,勾起了我们对儿时过年的眷恋, 激起了大家前行的勇气,温暖着我们回家的路。
母亲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