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中旬, 在省城照顾女儿的我回了趟老家,探望婆婆和父母。 返回省城前,我特意嘱咐老人们:“爸,妈,我还有一个多月就回来。家里擦窗子、扫尘、准备年货的事,你们千万别操心,一切等我回来,我会安排得妥妥的。 ”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 受疫情影响,元旦之后全国多个省份发布通知, 倡导务工人员非必要不回乡过年。 结合家里老人的身体状况,加上疫情防控的需要,全家商议后决定:我在省城就地过年,今年不回老家了!
决定是下了,可多少觉得有些遗憾,不仅年前的承诺无法兑现, 以前过年全家团聚的热闹场景也不能再呈现。 何以舒缓这深深的思念? 唯有以置办年货寄相思。
有了主意后,我立刻行动起来。婆婆的牙齿不好,喜欢吃松软的食物;老爸患有痛风,含嘌呤较高的食物不能多吃;老妈对贝壳类食物过敏;三位老人都喜欢吃我做的肉圆、鱼圆、包子等。 考虑到食物制作完成后还要通过快递寄出,必须综合考虑方便运输以及时间节点等, 我又制作了电子表格,有年货办置计划表、食材采购表、成品制作表等,何时做肉圆、何时蒸包子,除夕夜的食谱是什么,事无巨细,一目了然。
之后的每天清晨, 我带着食材采购表去菜场采买。 今日买些做包子的食材,明天购买做鱼圆的青鱼,忙而不乱。回家后发面、择菜、洗菜、做包子馅。 晚上,等女儿下班回来吃完晚饭,娘儿俩一同蒸包子,一笼一笼香气扑鼻。 待凉透后装进食品袋,用便签写好包子的品种贴在食品袋上,置于冰箱冷冻。炸肉圆、鱼圆是个技术活。肉末中加入生姜、葱、料酒等佐料,放入鸡蛋液,用筷子按顺时针方向搅动,搅拌的同时加入少许凉水,直到肉末有了黏性、劲道,便可开火炸了。火太小,肉圆炸不透;火太大,容易炸焦。待肉圆裹上金黄的“铠甲”,便可出锅晾置。
一周下来,冰箱里冷藏的食品已接近饱和,我便联系快递小哥寄出了第一批年货。 留在老家照顾婆婆的先生也给我发来信息,说家中冰柜、冰箱已“虚位以待”。 他计划将我的父母接到家中,一起过大年。
老爸打来电话告诉我,老家的民政部门启动了“帮扶空巢老人度年”行动,将年过八旬的空巢老人登记在册,年前按需求上门服务,还会推出“春节送餐活动”。 前几天,有义工来家里帮忙打扫卫生,擦洗了所有的门窗,过几天,会有专业人员上门清洗油烟机。
电话那头, 老爸滔滔不绝地说:“被政府关心着, 惦记着, 原本以为的失落感顿时被幸福填得满满的! 我们都好着呢,你就响应号召安心在那儿过年吧! ”
老人有政府的关心、先生的照顾,我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呢? 想像今年的春节,老人们依然能够欢聚一堂,品尝我做的家乡菜,通过视频遥道祝福,这年味并不比往年淡! 不一样的春节,不一样地过,照样红红火火。
快递“年味”寄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