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吴会雄
徐汇区康健社区的市民夜校让非遗传承人走下“舞台”,把“工作室”搬去了讲台,让非遗项目能够更好地传播, 去吸引更多的市民。 而众多市民的加入, 也让这些古老的技艺融入了新鲜的血液。
晚上7点, 康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内依然灯火通明,在充满非遗文化气息的教室里,市民艺术夜校正在热闹进行中。皮影兴趣班授课老师是徐汇区非遗皮影传承人沈明泉, 他正在教授制作影人,学员们个个都学得很投入,聚精会神地为影人描边。
皮影班学员潘佩娣说道,沈老师使用了一种浸润式的, 体验式的活动方式,这种接触会变得零距离, 有一定的收获感,去制作,体验那种美好。
据悉, 康健桂林班皮影作为上海市非遗项目,蕴含着丰富的海派文化,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戏班现有10位皮影剧团成员平均年龄已近八十岁, 有着八百岁天团的称号。 可是辉煌的金字招牌背后是没有年轻力量传承的无奈。 但在市民夜校,团长沈明泉看到了希望,因为这里有喜爱皮影的年轻人, 兴趣班也鼓励学员可以不拘泥于传统, 加入自己的创新和改良。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隔壁的面塑班,徐汇区非遗面塑传承人李国庆将12生肖融合进课程难易度渐进的教学中去,让非遗项目变得轻松、易上手,学员们也并非都是手工达人,虽然捏得丑,却乐在其中。他们都感到非常解压。
学员们来自全市各个社区,他们通过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公众号抢到了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像这名面塑班班长,每次都要从嘉定赶到徐汇,光来回路程就要3个多小时,却依然乐此不疲,从不缺席。她觉得被传统文化所吸引,学习之后,可以
多打开一个认知世界的这个方式。
此次康健社区市民夜校推出的课程涵盖了皮影、面塑、篆刻、剪纸四个非遗项目, 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以及文化需求去挑选。 课程内容的设置充分考虑创新性、 时代感和操作性。 加入动漫类二次元作品,对操作工具和入门条件要求降低等调整,更符合市民的普遍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