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旺
“古籍鉴赏 古韵今修” 活动日前在龙华街道龙南党群服务中心举行, 参与者们通过青花瓷片这把“密匙”, 开启了尘封古籍的生动世界。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 ……一曲《青花瓷》 唱尽东方雅韵。活动现场, 朵云轩艺术中心的刘梦玫首先以经典蓝白配色的青花瓷瓶作品为引, 向龙南片区的居民和学生们发问:“青花瓷与古籍有何关联? ”她从书籍形态的千年流变讲起,从华夏大地的甲骨文、竹简、帛书,到东汉卷轴、魏晋经折装、唐旋风装、宋蝴蝶装,直至明清线装;再放眼西方,从泥板书、莎草书、羊皮书到蜡版书,人类的智慧在载体变迁中熠熠生辉。
“古人以青花释古籍,即用器物纹饰解码文本的视觉表达。 ” 刘梦玫说道,“古籍里藏着无数故事, 但光靠文字有时候总觉得隔着层纱。 而青花瓷上的花纹,就像给这些文字配了‘动态插图’,将书上的情节、人物直观呈现出来。 青花瓷的纹饰,尤其是人物、故事、符号类,往往是古籍内容的‘图像转译’。 ”当青花瓷棒槌瓶上《西厢记》场景———张生赶考、 崔母教女的画面徐徐展开, 细腻传神的笔触令现场居民赞叹不已。
在体验环节, 居民和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化身“古籍解码人”,用小锤轻轻敲击瓷片,依据构思挑选所需的青花碎片, 再经精心拼贴、 镶嵌入框。 当最后一枚瓷片严丝合缝嵌入画框, 一幅幅融合古典纹饰与现代审美的青花瓷片画诞生于指尖。 看似简单的拼贴, 实则是参与者对中华古老智慧一次充满敬意的触碰与传承。

龙华街道为社区居民 解码千年文化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