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永娟
一位是街区企业负责人,一位是社区独居老人,她们之间跨越血缘的温情故事续写了二十年。 这长达二十年的守望相助, 谱写出枫林街道天龙街区“商居共融”的生动篇章。
位于中山南二路950弄23号的青钱柳生活馆,堪称客户雪梅阿姨的“第二个家”。雪梅阿姨是一位退休试飞员, 曾为祖国航空事业奉献青春, 她年轻时还担任过楼组长,一直热心社区事务。由于子女远在大连, 无法照料,自几年前老伴离世后,雪梅阿姨便开始了独居生活。
2015年, 青钱柳生活馆进驻天龙街区,其运营公司彤康生物董事长刘海莲是一位学护理出身、多年从事健康行业的公益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海莲得知老客户雪梅阿姨也住在这附近,便格外关注这位独居老人, 经常登门探望,和她聊天话家常。 一来二去,两人渐渐成了忘年交。
前几年, 雪梅阿姨身体不适,向刘海莲求助,刘海莲赶忙发动公司员工帮忙联系就医; 术后雪梅阿姨行动不便, 刘海莲便嘱咐青钱柳生活馆的店长杨浩每日上门照料, 变着花样为雪梅阿姨准备营养餐食。 刘海莲的善举还不止于此, 她不仅长期资助大凉山儿童, 还在郑州水灾时第一时间捐款。
去年某个冬天傍晚,一场意外突袭。 正准备南下过冬的雪梅阿姨在饯行宴上突发晕厥, 后被诊断为脑血管瘤破裂。危急时刻,杨浩全程护送就医, 刘海莲则购置护理用品、参与治疗方案讨论。雪梅阿姨术后康复期间,刘海莲常去探望她, 陪她做康复训练,教她使用助行器,还特意置办了轮椅。 从外地赶来的雪梅阿姨的女儿见此情状, 感动地对刘海莲说:“您不仅救了我妈妈, 更给了她第二次生活的信心! ”
如今, 雪梅阿姨也在刘海莲与女儿的悉心照料下痊愈出院,她常说:“他们待我,比亲人还亲!”而青钱柳生活馆的善举, 也带动更多商户加入街区互助网络,让“商居共融” 从理念变成可触可感的温情现实。


守望相助二十载
演绎一段“商居共融”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