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年至2023年,“80后”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的人数上涨了21.5倍,“90后”订立遗嘱的人数上涨了11.2倍,有的“90后”遗嘱涉及虚拟财产。
立遗嘱被不同年龄人群接纳
《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的中青年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遗嘱正在被更多年轻群体所接纳。
“95后”小胡从小父母离异, 虽然法院判决自己由父亲抚养, 但陪伴自己长大的主要是爷爷奶奶。多年后,疼爱自己的父亲与爷爷奶奶相继离世。后来, 小胡靠着自己的努力考上北京某高校研究生。 学习过程中, 学校的老师与同学们给予小胡很大帮助, 让他很受感动。 如今小胡已经顺利进入某大型企业工作, 他认为自己的发展离不开母校的培养, 因此在今年春节前特意来到中华遗嘱库, 立下遗嘱将自己的所有财产无偿捐赠给母校。
“95后”小林有一只可爱的加菲猫, 但是父母并不支持他养猫。为此,他只能将自己心爱的加菲猫寄养在朋友家,并拜托朋友照顾。 最近他也立了一份遗嘱, 决定委托朋友作为自己的遗产管理人, 待自己离世后, 让朋友利用自己的遗产照顾好小猫的余生。
如今,像小胡、小林这样的年轻人立遗嘱的情况越来越多。 近日, 中华遗嘱库发布2023年度《中华遗嘱库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的中青年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遗嘱正在被更多年轻群体所接纳。
立遗嘱人年轻化趋势明显
白皮书对比历年所统计的遗嘱人平均年龄,发现订立遗嘱的人群平均年龄持续下降。根据今年公布的白皮书数据显示,遗嘱人平均年龄已经从2018年所统计的77.43岁降低至 2023 年所统计的67.82岁, 立遗嘱人群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
与此同时, 遗嘱正在被更多年轻群体所接纳。数据显示,从2017年至2023年,80后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的人数上涨了21.5倍,“90后”订立遗嘱的人数上涨了11.2倍。 同样,“00后” 订立遗嘱的人数也在不断上升, 根据白皮书统计,2023年共有167名“00后”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 相较于2020 年时, 增长率达到了24.62%。
中华遗嘱库遗嘱咨询师刘千告诉记者:“以前大家都觉得立遗嘱是老人的事情, 年轻人都很忌讳这个事情,但现在年轻人的观念变了,对生死问题有了更加理性的态度,因此对遗嘱的接受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
据介绍, 自从2020年3月, 中华遗嘱库推出微信订立遗嘱服务后, 截至2023年12月31日, 中华遗嘱库共收到97347份微信遗嘱。据统计,订立“微信遗嘱”多以年轻群体为主。 其中,20岁以下占比为26.06%,20岁至29岁年龄段占比为35.04%,30岁至39岁年龄段占比为22.44%。
中华遗嘱库创办人陈凯表示,“微信遗嘱” 服务旨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传递爱的平台。通过“微信遗嘱”,人们可以向挚爱之人表达自己最真诚的感激与祝福, 也能抒写下最真挚的嘱托与期望。 这些遗嘱内容虽然不具备法律效力, 但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 也是一种生命教育的形式, 因此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来源: 新华网)

立遗嘱人年轻化趋势明显不同年龄遗嘱意愿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