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记者 殷志军 陆翔 李瑾琳 徐喆衎
2024上海(国际)花展自4月18日开启后,主题花“花中皇后”月季便在徐汇滨江吐露芬芳,笑迎市民游客。本届花展结合临港新片区、上海植物园等三个主会场及全市六个分会场共展示了花卉550余品种,各类新优植物、珍奇植物二千余种,在城市的公共空间营造着繁花似锦的春日美好。花展结束前夕,记者先后三次实地走访了主会场之一的上海植物园,将频现的亮点收录镜头,在这春夏之交的繁花似锦的申城,共同品味生活的美好。
北区风景独特,飞碟型温室有看点
上海植物园北区于2020年启动改扩建工程,历时三年,完成了22.24万平方米的造园面积。植物园有关负责人形象地比喻,北区的建成等于再造了一个植物园。记者走马观花,在地中海花园、球宿根植物园、鸢尾园等八个专类园里穿梭,充分感受了通过花丘、花岛、花桥等方式演绎的沉浸式科普与游憩体验。植物园科普员谢臻阳说,北区的建成不仅提升了上海植物园的引种保育能力,更大大提升了园区的园艺展示和科普服务的能级。
本届花展同期,北区两个飞碟型温室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同时也是上海的首个冷温室。两个温室分别是亚高山植物馆和山地植物馆,与南区热带温室群不同,北区的是冷凉型温室。其中亚高山温室主要展示杜鹃花和山茶花,这两种花卉都是世界名花,也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我国杜鹃花和山茶花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但是受气候条件的限制,主要是夏季高温的因素,在公园绿地见到的种类很少。因此植物园打造这个亚高山温室,降低夏季的温度,引种栽培多个类群的杜鹃花和山茶花,让市民在城市中也能欣赏高山花卉的美丽。
杜鹃花展区,展示杜鹃花种类75个,其中有我国特色杜鹃花野生资源26种和国内外培育的品种49个。山茶展示区,展示了云南山茶、四川山茶、束花茶花以及红山茶传统和珍稀品种70余种和红山茶组、连蕊茶组、金花茶等特色珍稀原种30余种。
上植建园50年,花展中又一亮点
今年是上海植物园建园50周年,适逢花展,园方也借此造势,将50年流光岁月通过系列的活动加以呈现。记者分别在南区植物大楼展厅和北区的四号门的入口处观摩了主题特展和上植50年纪念图片展。种子标本、园艺工具、历届花卉展的门票、各个时期园长的风采等,展览以园方收藏的文献、照片、标本和各类实物档案为主要展品,讲述了上海植物园筚路蓝缕的建园历程以及历代上植人不忘初心、干事创业的火热干劲。
心花怒放,期盼向更高目标冲刺
北区的美景是独特的。你可以与池水同高,近距离平视各国睡莲的娇美;你可以站上弧线型的栈桥,将八个专类园一览无余地品鉴;你可以在宽广的草坪上休憩聚餐,远眺飞碟型温室展馆,以及湖面上让阵阵春风吹皱的片片涟漪;你也可以在自助咖啡机前点单,看机器人操作现磨咖啡,并悠闲地带着娃儿在游乐设施嬉戏。
南区的美是醉人的。国色天香的牡丹已谢幕,牡丹园里芍药正盛,月季园里早已是热闹非凡,有阿姨妈妈的集体舞晨练,有摄影爱好者的咔嚓快门声,更有中老年的旗袍走秀。花香扑鼻,人影流动,歌声、欢笑声飘过,充满生活气息。这不,五六个老年志同道合者支起了小桌板,来了个冷餐会。一位老伯对记者说,花天花地来不及看。填好肚皮,再慢慢欣赏。一位大妈情不自禁地告诉记者,植物园取消大门票已经有两年多了,政府真是做了件爱民惠民的大好事,老百姓心花怒放,祖国伟业蒸蒸日上,我们更加珍惜这个好时代。
据了解,整个花展期间的周末、节假日,上海植物园安排了定点科普讲解,推出了多场专业讲座和科普活动,先后设立了花漾生活市集,开展游客满意度调查、送种子等活动,较好地搭建了与市民、游客情感链接的桥梁。未来上海植物园将以创建国家植物园为契机,积极地推进迁地保育、科学研究、园艺展示和科普教育四项重点工作,向着更高的目标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