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健忘症, 特别是过了古稀之年, 有时甚至连昨天的事也会忘得一干二净。 其实友人的担忧是多虑的, 记性不好的我真的有光荣传统。 小时候遗失钢笔、帽子,读书时失落书包,因为平素喜好喝茶,和同事聚餐,杯子遗忘在餐厅成常态,成为周遭逗乐打趣者嘴里的桥段。最搞笑的是,须臾不离身的手机,也会失落两次。每次老妻在为我迅疾挂失后, 总加上一句,还好还好,人还在。
因为业余给媒体写点小稿, 电脑和微信我算是跌跌撞撞跟上了趟。 但对高手视作手到擒来的发附件啦, 微信里上传照片啦, 如何便捷复制和粘贴啦,人家都不是问题,于我可都是一个个拦路虎。 刚开始请教,他们很耐心,但反复问、问反复就有点不耐烦, 键盘上噼噼啪啪搞定,丢下一句话:上次你不是操作过了吗? 最难忘的是当年《东方早报》约我一篇评论稿, 几经修改, 总算大功告成。不料触碰了哪个键,稿件竟会不翼而飞, 这个可不是开玩笑, 报社可是约好晚上九点要发排的。鼓捣了几次,迟迟不露真容。情急之下,只得向孩子求援,等他下班心急火燎赶来,在电脑鼓捣了近一个小时, 那稿件才姗姗来迟浮出页面, 看着他一脸愠色, 但见平时还算耐心的孩子憋不住说道, 以后吃不准不要乱动。
这次的“阴影”让我变得战战兢兢, 所幸我在的祥和群的师友对我“数字贫困户”的处境提携有加,好一阵下来,微信红包会发了,滴滴车会叫了,水电气缴费功能也会一键通了,我有点与时俱进了。 很感谢楼下邻居冷老师, 这次为我讲课的PPT制作几次登门热心指导。尽管搞得我手忙脚乱出了一身汗,但还是完成了任务。
这次“桂花苑之友”群群主微我《徐汇报》“手机报”使用事宜,说句实在话,我从来没有运作过, 本想等孩子回来教我下载,免得又“重蹈覆辙”再受责难。 可热心的师友远程指点迷津,更有的开门见山地提醒只要“点”一下就可。 更有老师调侃,你只要不输入验证码, 银行卡号,不点莫名链接,用不着吓丝丝的,只要精神上不打倒自己,一切OK!果然在几分钟里就轻松搞定,眉清目秀的手机报立马呈现在眼前。 我很有成就感。
其实所谓的“数字化生活”并不是深奥无比, 而是非常亲民和便捷的, 基本属于信手拈来的简单操作, 只要像阿宝背书一样就可了。 对我们年过古稀者来说, 与时俱进学点新东东, 就能跟上社会变迁的节奏而乘风破浪, 享受新时代新生活的乐趣。

享受“数字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