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刘坤 姚丽敏 曹香玉
1月11日,徐汇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举行“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以城市更新助力高品质生活”“以数字化转型推动高效能治理”专题协商会。
加快把徐汇建设成为“全市科技创新的重要承载区”
区委书记曹立强出席“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专题协商会并强调,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把准徐汇在全市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定位,进一步加强攻坚突破和示范引领,全力放大徐汇创新资源宝藏的溢出效应,加快把徐汇建设成为“全市科技创新的重要承载区”。
区政协主席黄冲主持会议。 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琪,区委常委、副区长俞林伟,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区政协党组副书记秦丽萍,区政协副主席张黎明等领导出席会议。 俞林伟作区情介绍。
围绕专题协商主题,委员们先后围绕创新数据要素制度、培育创新策源核爆点、优化政府基金引导、打造数字经济高地、推动产业创新迭代、聚合人才产业发展、发挥营商品牌效应、带动新文化消费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提出意见建议。
曹立强高度肯定委员们对徐汇推动科技创新、 引领高质量发展提出的宝贵意见, 表示将积极采纳、认真研究,加快转化为发展实效。曹立强强调,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徐汇将全力以赴,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以更高站位、更强使命抓科技创新。 要为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 充分发挥徐汇科创资源集聚优势, 全力服务保障大院大所攻关核心技术,进一步解决“卡脖子”问题。要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作贡献,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持续打响“科创绣带”品牌。 要为引领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让科学新发现、 技术新发明为经济发展带来持续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消费、新产品。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要抓转化,疏通创新源头,服务好“国家队”,服务好创新企业“集团军”, 碰撞形成与战略产业、未来产业布局相结合的创新“核爆点”。 要抓孵化,加速创新过程,充分发挥高质量孵化器和科技金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畅通科技成果“供给-转化-落地”渠道,促成“科技-产业-金融” 的高水平循环。 要抓产业化,落地形成产业创新,联动区内48家工业、科技、文创等各类园区,联动“五大战区”招商机制, 更好承接引育新质生产力落地开花。 加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建设。 努力为科技创新提供全方位、多要素的支持,打造能够长出参天大树的创新土壤。要做强人才支撑,加快在上海人才高地上建设徐汇人才高峰,帮助人才解除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创新创业。 要优化营商环境, 始终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持续营造开放、透明、公平的市场环境, 激发企业活力,增强创新动能。要发展科技服务业, 做大做强特色科技服务集群, 锻造全链条科研服务体系,助力本土企业走出去,更好参与全球创新的合作竞争。
聚力“四个提升”以城市更新助力高品质生活
区委副书记、区长钟晓咏,区委常委、 宣传部部长赵懿,区委常委、人武部部长谭伟时,副区长高世昀、王志华,区政协副主席、民进徐汇区委主委冯志刚出席“以城市更新助力高品质生活”专题协商会。 高世昀作区情通报。 区政协副主席俞晓红主持会议。
委员们建议,要汇聚区内优势资源,科创引领、政策激励、实践指引,打造低碳产业链,加快推进徐汇区绿色发展转型;发挥老洋房、 名人故居多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徐家汇海派文化源头标识度,线上线下融合优化社区文化活动,打造高品质“徐汇人文C圈”;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加密社区服务功能,提升公共空间升级力度,加速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 实现受益群体全覆盖和需求回应全方位,提高老百姓家门口的幸福度、满意度。
钟晓咏表示,委员们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启发性的意见和建议,给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区政府将积极研究采纳。 他指出,徐汇区将聚力“四个提升”,进一步加大城市更新力度,改善社会民生。 一是聚力提升居住品质。全力推进“三旧”变“三新”旧住房改造,多措并举大啃硬骨头,加快让群众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二是聚力提升环境品质。 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打造魅力空间,做优环境品质。三是聚力提升生活品质。 通过城市更新统筹盘活载体资源,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教育、卫生、养老等提供优质空间。四是聚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全面落实“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强化红色文化引领。
打造数字化转型赋能高效能治理“徐汇案例”
区委副书记沈权,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习挺松,副区长罗华品等领导出席“以数字化转型推动高效能治理”专题协商会。区政协副主席施斌主持会议。
在专题讨论中,委员们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民生服务提质增效、城市软实力提升等话题,提出真知灼见。
认真聆听了委员们的发言后, 沈权对委员们提出的问题作了积极回应。他表示,委员们的发言议题聚焦、调研深入, 展现了徐汇政协委员参政议政、 建言献策的高水平。他指出,下一步,徐汇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市委部署要求, 打造更多数字化转型赋能高效能治理的“徐汇案例”,徐汇将重点围绕三方面做探索深化。 一是数字化赋能社会治理。要按照“边建边用、实战为王”的思路,定期对社会治理中发现的共性问题、难点痛点、矛盾风险等加强研判,努力实现“问题在一线解决、 矛盾在基层化解”。二是数字化赋能民生改善。要通过“两网融合”建设,建立健全依托大数据驱动、更精细更有温度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让企业群众实实在在共享数字化转型的成果。三是数字化赋能基层减负。要按照“一张底图”“一个平台”“一套标准” 全面夯实数字孪生底座,让“上级数据赋能—基层数据反哺”的良性循环运转更有效,切实减轻基层的“数字负担”, 让基层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深化为民服务和积极干事创业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