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记者 殷志军 李瑾琳 图/ 陆翔
百余幅绘画作品(水粉画、 金属画、素描、油画)、数十种手工制品(乐高玩具狗、艺术拼图、胸针、发夹、蒲扇等)琳琅满目,有的垂悬于空中,有的安放在玻璃橱柜里, 有的被成堆叠放在案几上……这不是艺术班学生的原创所为、也不是老年学员的佳作,令人难以置信, 竟出自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病员们之手。
中心康复科主任吴悦娟说,从2021年年初至今年8月底,医院康复科开展“绘画治疗”人数已达11万余人次, 绘画出品量达5万余份,义卖作品达200余件。这对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升情绪管理能力、提高专注力,锻炼精细协调功能,起到积极作用。
作为负责绘画治疗、手工制作的医生金建红既是授课老师,又是活动策划、实施者,付出了全身心努力, 业余时间自费报名艺术类课程辅导班,现学现卖、奉献给她心心念念的病患们。
构图、打底、涂色、拼接……每个环节金医生认真辅导, 当意见相左, 还是以病患意见为先,没有批评指责,更多的是启发、引导、鼓励,因为她清楚地知道,这是批特殊的学员,需要关爱和包容。
七旬老翁数周用乐高积木拼装成玩具狗,栩栩如生、活泼可爱;另一老翁手绣“千里马”挂毯气势磅礴,腾跃飞驰;女病员制作的发夹、靠垫成了馈赠医务人员的礼品; 一中年男患者的住院病床一面墙上,贴满了自己得意作品,让它们与之朝夕相处。 金医生说一位中年女患者父母双亡,仅有住北京的一位姐姐守望相助,当亲眼目睹妹妹从孤僻自闭的阴影中走出, 乐衷于“绘画治疗”并创作出多幅佳作,姐姐感动地说:“谢谢辛勤付出的医务人员, 妹妹在这儿治疗,我十分放心! ”
绘画、书法、手工劳作、文体活动等是区精卫中心实施病患精神康复的一个主要内容,使患者置身于健康活动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职业功能等得到全面提升, 为回归社会做好准备,区精卫中心院长占归来说,这是随着时代发展,对精神障碍者管理与服务从注重社会稳定、减少肇事肇祸向“人人享有精神健康”的过渡。
据了解,除了医院康复外,在社区康复这一块,2021年区精卫中心、 疫控精卫分中心从心出发,以社工部服务为依托,开发“汇心俱乐部”“汇心读书会”“汇心志愿团”“汇心文创”四个子项目, 为辖区内精神障碍者提供长期康复治疗活动助力,创设了一个寄托心灵的栖息地。
吴主任最后说, 医院康复科在上级同行及院领导关心下,围绕民俗、节气等节点,开展了系列丰富健身益智活动,让患者病情得到缓解,康复进程加速。“‘绘画治疗’,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