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倩朋 张洁
在银都新村一间再普通不过的客厅里,一位鲐背之年的老人,正认真听着手机里孩子们唱的歌,听到动情处, 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了起来。孩子们唱的是土山湾工艺院的院歌,而这名老人,就是当年土山湾工艺院印刷工坊的一名学徒。
这首土山湾工艺院院歌的发现实属意外。2008年,土山湾博物馆开始筹建,时任区文化局副局长的宋浩杰四处走访,寻找土山湾的记录。 他听说傅家玫瑰天主堂的一座钟是土山湾工艺院制作的, 于是便登门拜访。 经过反复协商,当时傅家玫瑰天主堂的神父李虎就将这座钟捐赠给了土山湾博物馆,和钟一起捐赠的还有一些配件。
宋浩杰整理配件时,意外发现一张包裹配件的纸上写着土山湾工艺院院歌的歌词, 这个意外的发现,让土山湾工艺院院歌重见天日。 为了不让这首歌只存在于纸上,宋浩杰和上海图书馆参考咨询员张晓依陆续走访了很多土山湾的老人,不过因为时代久远,大部分人都忘记了如何唱这首歌,只有李顺兴还清晰地记得这首歌,给大家演唱了出来。就这样,曲和词再一次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
时隔13年, 土山湾博物馆进行了一次新的修整, 为了迎接这次与市民的重新见面,土山湾博物馆策划了“海上新声”———土山湾音乐创作分享会, 这首土山湾工艺院院歌将再次被展现在市民们的面前,作曲人肖何根据李顺兴当年唱歌的录音, 重新谱曲、编曲,而演唱者就是李顺兴的小校友———汇师小学的孩子们。 为了还原当时的感觉,孩子们特意拍了一段视频, 让土山湾博物馆的负责人带给李顺兴。就这样,一首院歌跨越了一个世纪,在这里合唱,这是一首被寻回的院歌,也是一段不能忘却的记忆。
另外,剧透一下,“海上新声”———土山湾音乐创作分享会将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与大家见面。

土山湾工艺院院歌听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