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兆军
春天来了,惠风和畅,草长莺飞。 一场春雨过后,田间地头、山坡草丛、河边溪畔,野菜一簇簇,冒出了盈盈的绿意,正是挖野菜的好时候。
最先登场的应该是荠菜。 荠菜是野菜中的上品,可羹、可汤,可拌、可炒。 简单些,凉拌就可以吃,看上去嫩绿绿,闻起来香喷喷,美味至极。 复杂点,用葱爆了锅,把切好的荠菜做汤,起锅时打上个鸡蛋,独特的香味沁人心脾。 荠菜饺子也是通常的做法,那荠菜馅儿翠绿如碧,咬一口滑而不腻,味道妙不可言,苏轼赞荠菜为“天然之珍,有味外之美”。
荠菜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它还是一种药材, 有补五脏之不足, 健脾、益胃、明目、降压、软坚散结等功效。 民间有谚语:“三月三,荠菜赛金丹。 ”
藜蒿也是早春的一道美食,苏东坡有诗云:“渐觉东风料峭寒, 青蒿黄韭试春盘。”古人在立春时就有吃藜蒿馅春卷的习俗,谓之“咬春”。藜蒿其嫩茎叶可凉拌或清炒食用,而根状茎可腌渍。藜蒿炒腊肉也是一道美味,腊肉金黄、藜蒿青绿,脆嫩爽口,醇香柔润。但吃藜蒿要趁早,俗话说:“正月藜,二月蒿,三月四月当柴烧。”过了三月的藜蒿如草,只能晒干当柴草用了。
春天里的蒲公英很清香,没有异味,因而做起菜来非常简单。 刚出土的蒲公英很嫩,可以生蘸大酱吃,吃一口,浑身都洋溢着春天的清气。 我第一次吃的是凉拌蒲公英,将嫩叶洗净,用开水焯一下,去苦味,冷却后沥水,切碎,加蒜泥、盐、醋、香油,吃起来清清爽爽。也可以炒、汆汤,随自己喜欢。还可以配着绿茶、蜂蜜等,调成一杯能够排毒养颜、清热消肿的蒲公英绿茶。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在村里老一辈人的眼里,酸模可以做成凉拌菜,其嫩茎叶做成馅后拿去包饺子,做成的饺子具有甘脆爽口的特点。 春天里,鲜嫩的酸模也是孩子们独特的“小零食”。 折断了,撕了皮,如一截白玉,水津津、亮晶晶,酸味弥漫开去,入口令人舌底生津。
春天里的野菜能做出各种美味,举不胜举。 香椿芽炒蛋,鹅黄柳绿,色泽诱人,食之鲜美可口;野蒜摊饼,饼外脆里嫩,蒜香入脾,有“三月小蒜,香死老汉”的民谚;“地衣”煲汤,色泽鲜亮,清润爽口,尝一口仿佛把整个春天都含在了嘴里……
对于野菜, 历代文人墨客也情有独钟,陆游在他的《杂感》中写道:“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洁。 岂役七尺躯,事此肤寸舌。 ”汪曾祺谈他故乡的野菜,什么荠菜、马齿苋、莼菜、蒌蒿、枸杞头,如数家珍,那丝丝缕缕微苦的清香仿佛逗留在唇边;更有意思的是,晋朝有个人叫张翰,为了能吃上家乡的野菜,连官儿都不做了。
朴实纯净的野菜,清香味美,是大自然馈赠给人们的珍贵礼物。 它也像极了我那勤劳朴实的乡民,默默无闻却蕴涵美德。“谁家野菜饭飘香”,阳春三月,投身大自然,去挖野菜,吃野菜,寻找那份久违的温馨与亲情。

谁家野菜饭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