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十月份,对我和我的家庭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尽管当时我仍然在新加坡进行为期一年的工作派遣,但是在那一个月里,我结了婚,也在徐汇区买下了第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
尽管房子很小,小区也相当老,但是从大学开始就漂在外面十多年的我,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个“小家”。 我至今依然记得装修那套房子的所有细节, 从水电到窗帘,从厨卫到家具,每个周末都穿梭在不同的装修市场里,虽然非常繁琐,但却乐在其中。 当我们终于搬进那套房子里时,心里有满满的成就感,我们,终于安家了!
从2008年初在康健租了上海第一套房子开始,到公司总部搬迁至湖南路街道, 再及我们现在的居所漕河泾街道,我和徐汇在这十几年里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一天在送女儿在去幼儿园的路上,我最享受的就是衡山路的风景———由每一个生动的人构成的风景:徐家汇公园里晨练的人们活力四射,赶着公交车的年轻人们行色匆忙,拉着孩子小手送去学校的爷爷奶奶细心叮嘱, 阳光透过梧桐洒下来,一切都那么打动人心,充满希望!
我热爱徐汇的“暖暖人情”;还记得当年楼下的邻居总是贴心地在我们不在家的时候把快递收好, 知道当时怀孕的我不方便, 但凡有重一点的快递就直接送进家里;多年后的今年,虽然我们已经搬家,但在上半年疫情封控的期间,全靠志愿者们的倾力相助和政府一批批的物资, 我们的家庭物资供应和安全才得以保障。 这于我而言,都是莫大的“情谊”。
我热爱徐汇的“蓬勃发展”;在这十年里,我所在的公司平台不断扩大,生产销售大幅度提高, 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也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热爱我们提供的产品;同时,我本人也随着公司不断扩大职责范围, 从一个初级经理到今天负责全面的部门工作。 我想我和我所在公司的发展, 只不过是许许多多个像我们一样企业和个人的缩影, 徐汇区优良的营商环境, 优秀的人才氛围, 都不断地在助力,也成就了这样的发展!
我热爱徐汇的“人文底蕴”。经历了相当多国际化平台和教育的我,经常听到女儿从幼儿园里回来,兴奋地讲述她在幼儿园的学习成长:参观聂耳铜像,了解五十六个民族, 举行“朱子敬师礼”……我非常庆幸自己在有如此优秀教育资源的区域生活和工作,我希望也相信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华民族文化,通过这样的努力,可以在她小小的心灵里埋下种子,开出花朵,继而创造出更为璀璨的文明和文化!
非常感恩这个十年里,我和徐汇一同走过;共同期待下一个更为卓越的十年!
(作者系区政协委员,亿滋食品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大中华区人力资源副总裁)

我与徐汇这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