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首位市长陈毅元帅诞辰120年之际,原创大型沪剧《陈毅在上海》巡演版上演并引起轰动。该剧反映陈毅市长自1949年至1958年在上海, 面对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 呕心沥血巩固人民政权、稳定经济、稳定人民生活、恢复建设所表现出来的老一辈革命家、杰出的共产党人与敌人残余势力斗智斗勇的经历和可贵的大无畏精神。 陈毅在上海的故事,经编剧者的精心改编,著名沪剧演员恰到好处的演绎,使得“陈毅市长”形象又一次生动地展现在深爱他的上海人民面前。
走进宛平剧院,等待大幕拉开的观众早已是翘首期盼,偌大的剧院竟然鸦雀无声。 然而当沉重的大幕徐徐打开,当人们熟悉又敬爱的“老市长”陈毅元帅乘着军用吉普车出现在舞台中央时,观众席上顿时传来阵阵热烈的掌声。
我想,这种发自内心的掌声,是观众们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无私奉献人民、拨乱反正为上海的稳定和发展所取得成就的肯定和赞赏。 舞台上,从战火纷飞的战场到上海的陈毅元帅一身正气、军姿飒爽的形象, 给人以一种大气磅礴,压倒一切的军人气概。 剧中,陈毅市长虽说是一个武将,但是“儒味”也同样浓重。他的儒雅谈吐,同样让观众对这位驰骋疆场的元帅充满了敬意。
上海人喜欢沪剧由来已久,听起来分外亲切。 剧中的“望浦江”“梅岭三章”等唱段,以观众熟悉的唱腔、韵律,表达了陈毅对老百姓的爱护、对知识分子的尊敬、对资本家的慷慨、对工人阶级的真诚、对妻子的深情。在剧中,我看到陈毅在一群企业家面前谈话间的风趣幽默,在工人棚户区坦露出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和真情。当“二·六”轰炸后,陈毅市长(孙徐春饰)得悉有五百多名市民遇难时,他用悲怆的唱腔表达了他的深深自责,在与妻子张茜(茅善玉 饰)的大段对唱中,又演绎了作为丈夫的挚爱柔情。 抑扬顿挫的台词,“沪味”浓厚的唱腔汇集了沪剧王派、解派、邵派、杨派、袁派、春派的精髓,不少观众带着满足的神情走出剧场。
据史料记载,陈毅市长到上海工作的9年时间,正是一个国民党统治下千疮百孔的旧上海向百废待兴、人民当家做主新上海的重大转折点。《陈毅市长》剧组团队,正是以精湛的演艺,恰到好处地将陈毅市长面临的巨大挑战、艰巨的任务的过人胆略和勇气,入木三分的演绎打动了观众的心。 我的心也随着剧情的跌宕而起伏,被陈毅市长的豪迈气势深深感染。
看完《陈毅市长》,我觉得剧中所展示的故事和情节,对于喜欢研究历史的我来说并不陌生,有些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还很熟悉。 但是,我这次观看此剧非但没有“炒冷饭”的感觉,反而被演职人员的真情表演感动得热泪盈眶,我想,这就是艺术感染人的力量。
致敬,陈毅老市长。我喜欢陈毅市长这样重要人物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 喜欢新旧上海转型之际发生的真实故事用上海人熟悉和热爱的沪剧表演形式来表现。因为,艺术和形式的统一,更能打动观众的心。
感谢《陈毅市长》剧组为我们、为全国观众送来这样一台反映历史大背景、展示老一辈革命家博大胸怀和爱民情怀的好戏。我想这也是当前我们在认真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活动中,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尽心尽力为上海人民办好实事所亟需的精神动力。
(冯联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