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立(二等奖)
那是我哥。
我哥在浦东三林。哥是表哥。但我们的关系,胜似亲兄弟。 哥总是说,弟,还是你那边好,徐汇,妥妥的市中心,哪像我这边,郊区,郊区,郊区呀!哥特意将郊区三个字讲了三遍,有点像现在说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虽然哥是这么说, 但我也高兴不起来,怎么说呢?我徐汇这边是市中心,错是没错,但我们那边一排又一排老房子,周边略显破落的马路,各种老旧建筑,连绿植,都有点野蛮生长没人管束,这哪里有哥说的市中心的优越感呀!
哥这边,我这边,隔着一条说长不长的黄浦江,我吼一声,哥听不见,哥吼一声,我听不见。
后来就有了2010年上海的世博会。
世博会无疑改变了哥那边的浦东三林,原本荒芜的浦东江边, 是没有人去的地方,江边的湿地上有很多的鸟, 是一大片野生鸟类的栖息地,随着世博会的召开,那里就变成了绿地。
世博会也改变了徐汇沿江一带,原来的北票码头、南浦站、上海水泥厂等都做了搬离,原本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的地方,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据说,这里马上要大开发大变化了。
其时,我是高考年,有些紧张,更有些慌乱,像变革与发展中的黄浦江两岸。 哥已经大二,和我开玩笑,说大学里的姑娘可漂亮了,还说,弟,你一定要好好努力,姑娘们在朝你招手。 说得我一个劲地朝他瞪眼。
这十来年,黄浦江两岸的变化之快,让我简直瞠目结舌。
哥那边的绿地变成了后滩公园, 公园远比我想象中的大,也更显清幽,沿黄浦江可一直绵延至世博演艺中心。 一片一片碧绿的草坪,一眼望不到边的湿地,造型别致的雕塑等布局清晰,错落有致,还有大片的茅草和芦苇,一派美好的自然乡野景色。
我这边的徐汇沿江,在保留原有的“老上海元素”的基础上,建成了一条沿滨江岸线的亲水步道,一条完全现代城市的江滩风情,让我驻足、缓步、流连,生平第一次如此零距离的和黄浦江的亲密接触,呼吸着江风吹拂来的江水气息,心门像打开了一扇窗的舒适和惬意。
哥在后滩公园,我在徐汇滨江。
我吼了一声,哥听见了。 哥吼了一声,我那刚一周岁的孩子听见了,他挥舞着一双稚嫩的小手,摇摇晃晃地在滨江岸线上快乐的踱步。

我在徐汇滨江,哥在后滩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