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9月,丁景唐、丁言昭父女陪同黄源(中)访问“二萧”当年居住过的襄阳南路351号
文/记者 张文菁 图/ 资料
1931年建成的慎成里,位于永嘉路291号,是衡复历史风貌区内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处石库门里弄,也是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总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的弄堂里,住着500多户居民。
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徐汇区启动慎成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程,包括房屋保护性修缮、弄堂环境提升、周边区域整体提升等,通过延续历史风貌,改善民生条件,传承红色精神,如今的慎成里已然焕发出新的光彩。
红砖弄口“老虎灶喫咖啡”
衡复风貌区里不缺咖啡店, 大大小小的店面,收藏四季街景,也用一抹醇香聚拢着城市烟火。 不过慎成里弄堂口的这家咖啡店还是有些特别, 它的主理人是一位规划师。
十平米左右的空间取名“初心会客厅”,红色砖墙上贴着《申报》的复刻版,挂着城建档案馆里觅来的慎成里当年的建筑图纸, 还有一组特别的照片来自慎成里居民、传记作家丁言昭女士。
作为慎成里的原住民, 她的父亲、著名出版家丁景唐先生1940年起就居住在这里,每每有客来访,大家就会移步到弄堂里66号“中共江苏省委旧址” 合影留念。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极富仪式感的这些瞬间就这样留在慎成里居民的私家相册里。 直到“初心会客厅”开张,主理人、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创规划师王溪把这些珍藏的影像带到“会客厅”展示,这家小小的咖啡店立刻与这片石库门里弄的风雨沧桑有了连接。
“海考”周边一公里初心之旅
2021年6月,“进弄堂,见初心”慎成里微更新方案征集发布,围绕“弄堂文化与红色文化展示、富有烟火气的慢生活提升”,对慎成里的重要公共空间节点、路径和界面进行微更新改造设计方案征集。
其中“弄堂口的会客厅”计划打造成集文化展示、公共活动、商业休憩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活力空间。 2021年10月,“初心会客厅”启动试运营,以咖啡连接社区,以文创、主题分享、海派城市考古等内容重拾城市记忆成为王溪这一年重要工作内容。
“慎成里周边一公里的徒步范围内,可以覆盖到近10处红色文化点位, 密度约占徐汇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四分之一。 ”王溪告诉记者, 慎成里66号民居石库门建筑是抗战时期中共江苏省委旧址所在地,相隔不远的嘉善路117弄新兴顺里24号,是被誉为“龙潭三杰”之一的隐蔽战线英雄钱壮飞的旧居,对面的嘉善路140弄兴顺东里15号是新四军驻上海办事处旧址, 而从慎成里弄堂一路到襄阳南路,会经过萧红萧军的旧居,与鲁迅关系密切的文学期刊编辑部所在地敦和里,再往永嘉路走,是田汉曾经居住过的南国艺术学院旧址, 而在网红马路永康路141弄6号,其实隐藏着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被称为“一号机密”的中央文库档案当年就藏身于此。
“这是非常鲜活的一段历史,今天慎成里还一直延续着原来居住区的功能,我们还能够在这里感受到当年历史的气息,这样一种密布的工作网络,真的是非常的激动人心,一切都是在平静的水面下汹涌澎湃着一种革命的激情。 ”王溪说。
市井风貌中那些人那些事
如今的襄阳南路永嘉路,店铺一家挨着一家,路两边老房子依旧,市井风情浓郁。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就在乔家栅对面的这条弄堂里,曾经驻有三家和鲁迅关系密切的文学期刊, 作家巴金也曾在此暂住,这条弄堂名叫敦和里。
《萧红传》作者,一直居住在慎成里的作家丁言昭告诉记者,鲁迅口中“搬来搬去搬不出拉都路(今襄阳南路)”的萧红萧军,后来住在襄阳南路351号———慎成里的后弄堂,有次出门买早点,萧红跑到敦和里隔壁的铺面, 那家店半边卖大饼油条、半边是老虎灶,她买回去后发现包油条的纸竟然是鲁迅手稿,又惊奇又有些生气,后来说给鲁迅听,鲁迅倒不以为意。
鲁迅的手稿怎么会跑到点心店里去的? 丁言昭说,原来敦和里弄堂里曾有三个编辑部,鲁迅办的《译文》、傅东华办的《文学》、陈望道办的《太白》,《译文》编辑黄源先生是丁言昭的忘年交,在《鲁迅书简追忆》(1980年1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中,他回忆,“这原稿是我丢失的。我当时不懂得鲁迅原稿之可贵,清样校完后,就把有的原稿散失了。 一张原稿落在拉都路一家油条铺里用来包油条,和我同住在拉都路的萧红去买油条,发现包油条的是鲁迅先生的原稿。 ”
而襄阳南路306弄敦和里22号还曾是翻译家马宗融、罗淑夫妇的住所。 1936年11月,马宗融夫妇赴广西桂林前,将敦和里房子托付给好友巴金照管,直至次年7月。
城市徒步探秘石库门里弄
在作家和历史学者眼中, 慎成里周边留下了无数传说和故事, 也上演过一场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隐蔽战线与左翼思想文化战线在这里相遇交织,地下党员和左翼文化人士利用里弄建筑空间复杂、 交通便利、便于掩护的特点,扎根在此开展工作。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带领团队用十年时间挖掘盘点了上海近千处红色地标,目前正在做钱壮飞在上海的活动轨迹图。 他告诉记者,钱壮飞一家住在嘉善路时,一些革命者当时也住在他家,顾顺章叛变的时候,钱壮飞夫人也是在这里遭遇了危险,最后安然脱险。
“我们今天把这些地方找到,就是希望我们的市民朋友能够去走走、 去看看、去想想, 缅怀先烈, 珍惜我们今天的生活。 ”苏智良说。
漫步石库门里弄,这些隐藏于市井中的红色足迹,或许不经意间就与你撞个满怀。 行走中探访,一杯咖啡中聆听那些惊心动魄,或者亲身体验一场隐蔽战线里的角色扮演,百年上海的风云变幻又会带给你怎样一番感受呢?
“穿越”熟悉的街头,“海考”一段不一样的往事,不妨就来“老虎灶喫咖啡”会一会,从1931年的慎成里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