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傅文婧
“不知道什么时候电梯能装起来,真能装起来就好了。 ”
枫林路街道枫林新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岚有一天偶然听见楼道里两位邻居的对话,腿脚不便的阿婆住在4层,平时上下楼极其艰难,不到万不得已几乎不出门。
其实, 陈岚已经在做加梯工作的协调沟通,但还差“临门一脚”———阿婆的心愿给她狠狠“加了把油”。
10月8日上午, 枫林路街道枫林新村45号楼加梯工程正式开工了。
枫林新村因为紧邻地铁,小区内有一部分居民楼无法安装电梯,符合加装条件的居民楼大约有15栋。 45号楼率先“尝鲜”, 也为后续其他楼的加梯提供了参考样本,28号楼和52号楼加梯也已经排上日程, 目前正处在等待安全评估报告阶段。“一般3个月左右可以装好。”施工队负责人告诉记者,“施工过程中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居委会来协调,争取早日让居民乘上电梯。 ”
聊起推进45号楼加梯工作时的体会, 陈岚说十分感谢1楼和2楼业主的理解和支持。 45号楼是居委会所在地,1楼除了居委会办公室, 还有一户业主。“他们的房子租出去了,但业主听到装电梯的事很支持,一说就同意了。 ”陈岚透露,2楼也有一户业主, 因为家中水管问题,刚刚重新装修了房子,或许是因为自己有生活不便的体验,“将心比心,这户人家对我们的加梯也很支持。 ”正是这份来自低楼层居民的“力挺”,让原以为难度最大的协调工作变得格外顺利,陈岚也在协调过程中感受到了居民深厚的邻里情。
“28号楼也是这样,一位2楼的业主加装意愿很强烈,甚至愿意全额出资。”陈岚颇为感慨,枫林新村出租率超过50%,楼型也比较复杂,28号楼是一幢仅有5层楼的住宅。“本来楼里有好几户人家不想装,2楼业主的表态反倒带动了大家。”
28号楼加装电梯的决定通过后不久,陈岚还接到了一通电话。 对方是一位有意向在28号楼5层购房的市民。“他反复和我确认28号楼是不是真的要装电梯了,我们给他肯定的答复,他就放心把房子买下来了。 ”
加装电梯是一项民心工程,更是一项暖心工程。 接下来,枫林路街道将继续按照“能加尽加、愿加快加”原则推进社区加梯工作,为更多“悬空”老人解决下楼难题,让居民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低楼层居民“力挺”!
枫林新村居民区首部“样板梯”开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