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活动现场的江南丝竹余音绕梁

/ “2022龙华妙谈会”在徐汇龙华会展厅举行
文/记者 张文菁 图/ 资料
三月三、龙华会,看桃花、逛庙会,曾经是上海人的一大习俗。 每到此时,亲朋好友、老人孩子一起,白天逛市集、吃小吃、看文艺演出,晚上到龙华寺前广场看舞龙舞狮,参与各种活动,鳞次栉比的街市灯火和热闹欢乐的气氛留在了很多上海市民的记忆中。
随着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和城市变迁, 庙会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2008年, 上海龙华庙会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建设和一系列改建项目的推进,龙华庙会也按下了暂停键。
延续千年的岁时风俗如何在新时代呈现出新的样貌? 在保护和传承龙华庙会的基础上,如何重塑非遗品牌,丰富市民游客的参与体验?9月23日下午,一场以“非遗民俗庙会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的“2022龙华妙谈会”在徐汇龙华会展厅举行,学界和业界大咖纷纷建言支招,为龙华庙会的保护传承与活化传播探寻新方向。
市民期待庙会再现
龙华庙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踏青赏花、货物采买、文化娱乐,富有江南韵味的龙华甚至吸引了不少在上海的外国人到访, 印度诗人泰戈尔也曾到此一游。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它仍是许多市民游客心中的美好记忆。
在龙华站地铁文化长廊“妙会龙华”专题展前,今年70岁的市民裘先生向记者回忆,“饼、糕、汤团,还有扎肉、梨膏糖,上海的一些老东西在庙会里都有,夏天还有水蜜桃。 ”鼎鼎大名的龙华寺门前有一条老街, 那份有吃有玩的热闹让老先生至今仍记忆犹新。“我很怀念过去,尤其是年纪大了退休后, 想起以前小时候在龙华庙会里玩, 现在是不是还会再开呢? 传统文化应该恢复起来,其真正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
而对曾经在上海飞机制造厂工作的何女士来说, 不止龙华庙会, 如今的西岸凤巢、跑道公园,当年都是她下班回家的必经之地。傍晚时分,夕阳落到开阔的停机坪上,龙华这一带芦苇丛生、一片金色,这是定格在她记忆里的美好画面, 而热闹的龙华庙会, 更是那段物质生活并不富裕的日子里,充满幸福感的“一期一会”。
“吃、穿、用,各种小商品都蛮多的,那时买点吃的就觉得很开心,而买几元一件的汗衫也会觉得很开心,现在不一样了,应该要与时俱进,因为生活水平在提高,我挺希望恢复龙华庙会, 但还是要接近大众的消费水平。 ”何女士说。
龙华承载丰厚文化内涵
“龙华庙会是流传了千年以上的,上海地区的一个古老、传统的文化商贸活动,除了礼佛, 它还包括民间美食, 还有许多歌舞,人们通过这样的一种民间狂欢活动,把神圣和世俗融合起来, 它包含了人们的情感,同时也包含了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华东师大终身教授、 中国民俗学会城镇民俗专业委员会主任陈勤建向记者表示,龙华庙会不仅是上海地区最古老、 规模最大的庙会, 也是华东地区历史悠久的传统庙会, 今天民众对龙华庙会的期待是其洗净铅华之后所沉淀出的文化符号。
在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看来,龙华是上海中心城区中文明历史最为悠久的宝地,由龙华寺、龙华塔、龙华烈士陵园、原龙华兵工厂等共同构成的龙华历史风貌区, 承载着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与红色文化的丰厚内涵。深入挖掘其中的优秀传统、人文精神,充分利用龙华的自然风景、人文景观、文物建筑,在庙会的设计、街区布局、经营管理和服务环节等方面,融合本地文化、传统工艺、 民俗礼仪、 风土人情和现代时尚,龙华庙会一定能再现繁华与风采。
全新“妙会”值得期待
实际上,近年来随着龙华广场的改造更新、龙华寺及龙华塔保护修缮等重点项目的推进,还有周边道路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古韵龙华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成为了上海具有唯一性、独特性、难以复制性的文化和城市景观新地标。 在此背景下,发掘文化亮点,重塑龙华庙会,激活民俗非遗的生命力,助力龙华再现新的荣光,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
非遗海派剪纸青年传承人、守白艺术CEO李诗忆一直致力于把传统剪纸融入现代生活方式,独特的色彩造型丰富了剪纸的艺术表达,与生活用品结合的文创更让非遗元素融入日常。“我们现在有口罩,也有时尚潮人的帽子,还有飞盘、精油皂、NFT(数字藏品),我们一直致力于传达的是剪纸其实不仅仅是一种非遗的表达,而是它真的能够与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地方相融合。 ”她表示。
市级非遗项目“龙华禅食”一方面延续了传统时令节气的禅食制作;另一方面也开发出了佛茶、九宫格茶具等文创新品。“例如大家喜欢吃的桃酥,5元一盒一直没有涨价,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很受欢迎,绿豆糕、云片糕、海苔、夹心芝麻这些也会根据市民的口味调整,并且也很受欢迎。 ”工作人员安秀琼向记者介绍。
在活动现场, 江南丝竹余音绕梁,剪纸、绒绣、盘扣技艺等非遗项目衍生出的各类文创产品琳琅满目,颇为吸睛,在一些业界人士看来, 不是年轻人对龙华庙会没有兴趣,而是在数字科创时代,庙会传统的精神内核应当与潮流文化相结合, 以更新鲜的表达直击人心,唤起大家的参与热情。
“现在有很多穿着汉服的年轻人,还有一些国风国潮的动漫, 其实年轻人已经开始在参与了, 所不同的点是比如我们做龙华庙会,或者做非遗传承保护的时候,是否把年轻人的这些喜好也考虑进去,最好的保护是使用,市集、庙会并不一定是招商,其实可以变成一个平台,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 这是一个可以变成上海市民集体参与、集体创作的场合,如此一来龙华庙会就并不光是一个卖货的地方,它会成为一个能够展现出上海创意能量、文化魅力的活动。”曾参与打造苏州诚品书店、 上海城隍庙豫园等项目的合拓企业总裁、 享新合拓商业管理公司首席内容官林克恒告诉记者。
区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伍彦心表示,龙华是个非常奇妙的地方,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在这小小的方圆一平方公里的风貌保护区中有着高度的浓缩, 这样的影响力对徐汇来说意义深远, 希望通过全新的IP重塑、场景重构,为大家带来一届更加值得期待的龙华“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