筅 李 动
每天清晨,到乐山大楼3号一楼垃圾房倒垃圾,见保洁员小计不是在分拣垃圾,就是在清扫清空的垃圾桶。有次,我去倒垃圾,见她提醒一位干湿垃圾不分的房客,对方操着北方口音:“我就喜欢这样,你能咋样?”小计无奈。见我到来,向我诉苦。我安慰她:“是几室的,我来教育他。怎么能如此不体谅保洁员。”
自从干湿垃圾分类后,大楼环境焕然一新。 大楼封闭期间,每家都足不出户,倒垃圾成了问题。 小计每天晚上八点,穿上防护服,开始逐层收集每家的垃圾,24层180多户收拾完, 已是深夜。
垃圾分类之前,楼里居民的干湿垃圾都堆放在塑料袋里,扔在电梯走道对面小间内。 每天早晨,小计推着黑色大塑料桶,逐层倾倒,然后,用拖把打扫干净。 有次我急着外出办事,电梯门打开后,见黑色垃圾捅里满了垃圾,一股恶臭直冲鼻腔, 原来是小计在清理垃圾。虽然有空间,但我嫌里面脏,没有进去,等另一部电梯。 心里暗忖,她每天与这些满是恶臭与细菌的垃圾打交道,从来不怕累,亦不嫌脏,需付出多少体力,闻多少怪味?对她不惜体力的吃苦精神和不怕恶臭的坦然,深为感佩。
尤其是那次大楼停水,15楼有户人家忘了关闭水龙头, 出门上班去了,等下午来水后,水龙头“哗哗”放水,水漫金山。 小计获悉后,首先将两部电梯开到15楼以上,然后,请邻居通知该户回家关水龙头。 她赶紧带上扫帚、簸箕和拖把来到15楼,不停地倒水排水,忙了一个下午, 直至楼道里的水排除干净。
不久前,邻居告诉我,14楼有位80多岁的孤老,其女儿在美国,她突然发病,打电话叫来了120,救护车来时没有家属,小计便跟随她前往医院。 孤老住院抢救期间, 小计主动留下陪护,让老公送来了躺椅,24小时守护,精心照顾了四天三夜。我听后深为她的热心善良而感动。 不由得联想到自己,我们兄弟姐妹三人,父母病了,三个孩子轮流照顾,没有后顾之忧。倘若我们老了,生病了,独生儿子,他既要照顾自己的孩子,还要忙于工作,自顾不暇,哪还有时间照顾我们?小计不仅为大楼保持了整洁的生活环境,还热心相助孤老,为身边人树立了助人为乐的榜样。
古人云:远亲不如近邻。委实如此,这次疫情期间, 小计主动当志愿者,帮助快递小哥搬快递、指导老人下载二维码、顶替保安老李守护大门等,不一而足。 大楼微信群里,小计不仅每天从晚上9点至11点多, 清理24层的垃圾,并不厌其烦地帮助网购者送货上门,乐于助人,令人感到小时候的邻里情又失而复得。
封闭前几天, 我曾与小计聊过天。得知她是浙江湖州人, 父亲是复员军人,是个老党员。 1997年,她就来到我们3号楼当保洁员了。 从19岁花样年华一直坚守至不惑之年,她把青春和汗水都奉献给了上海的环保事业,具体说就是奉献给了我们3号楼。
更令我刮目相看的是,发现小计是个喜欢读书的人。 因我从事文字职业,平时收到不少报刊,报刊堆积到一定厚度就找人来收购。妻子对我说:“保洁员小计喜欢看杂志,以后就送给她吧。”听罢,先是一愣,继而是欣慰。不管是从事什么职业的人,只要喜欢读书,就值得尊敬,更值得支持鼓励。 读书能开阔视野,启智明理,升华感情,参透人性。 从此,报刊堆到一定厚度,妻子便会叫小计上来取走。
小计告诉我,她喜欢读书,考上高中后,听说父亲悄悄地贷款为自己付学费,依然辞学出来打工谋生,为弟弟读书减轻家里负担。她说父亲像我一样也喜欢看书。 我给她的许多书刊,她挑选一部分自己看外,其余都带回老家给父亲看, 他不仅喜欢我带回家的营养品,更喜欢这些精神营养品。 谢谢你的书。我说书是看的人越多越有价值。
小计就像上海人夸奖的那种有腔调的人,不仅脚踏实地做事,也会抬头仰望星空。

大楼化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