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旭 刘坤
3月6日起, 梅陇三村进入了封控区。 期间,出现了许多紧迫的民生问题,考验着社区里年轻的居委会班子。 梅陇三村党总支书记陈新垠说, 在这场艰苦的战斗里,她感受到了很多温暖力量,来自家人、同事、居民,还有经验丰富、人情练达的老书记。
老书记来了
尚艳华是梅陇三村原党总支书记,曾在小区服务了十五年。卸职书记后,尚艳华从没有真正离开过梅陇三村, 在外地外出途中听说小区封控, 她当即决定作为志愿者回到梅陇三村, 协助年轻的居委会班子做好各种工作。
回来第一天, 尚艳华特意在小区里走了一圈,像以往工作时一样,和居民们打招呼,请大家“有问题就来找我们”。一路走一路招募志愿者,还未走完一圈,就已经有三十多位居民报名志愿者。
疫情期间, 她在居委会的大厅布置了一张长条桌, 一把椅子, 解决居民配药、就医等急难愁盼的问题。 这把椅子,她一坐就是两个多月。期间,她住在居委会,各种突发事件都需要她来协调处理,每天只能睡两三小时。 小区居民严阿姨的女儿在另一个街道的小区, 她打电话来哭着说,“‘中队长’了,但是无法复检”。严阿姨心中焦虑, 她来到居委会寻求帮助。 尚艳华说,别着急,有什么事我帮你。解决了女儿的问题,严阿姨报名参加了志愿者,希望奉献一己之力为大家服务。
年轻人是社区的希望封控期间, 尚艳华在微信群里招募志愿者,很快就有二十多位医生站出来,提供线上助医和线下咨询。 在小区北门,快递集中分发的第一站,被居民亲切地称为“四大天王”的年轻人,负责处理每天五六千件快递。 遇到政府发放的物资,九米长的大卡车开进小区, 物资堆得像小山,在群里喊一声, 六七十位志愿者一起出动,很快就能完成卸货、清点和分发。
“我们有两百多个志愿者,大都是年轻人,这是前所未有的。”尚艳华说,看到了年轻人在关键时刻体现出的社会责任感,代表着这座城市的希望和温度。
有老书记坐镇后方, 陈新垠和同事们就更能集中精力把工作做好。 在陈新垠主抓的核酸检测组,志愿者分工明确。在点位选择和路线规划上, 也做得周到妥帖,6000多人的大社区做过26次全员核酸,工作熟练后,小区全员核酸只需要3个小时多一点。
老书记的坐镇不仅稳定民心, 也为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让年轻的社区工作者拓展工作思路,在考验中成长起来。

一把椅子定民心
“新”“老”书记齐上阵、共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