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上海3月1日电(记者 李荣、 郭慕清)千秋基业,人才为本。 站在新的起点,人才工作应该怎么干?徐汇区近期发布最新一轮“光启人才行动计划”,升级出台10条人才新政,从“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四个部分出发, 加深人才与产业政策融合, 倾力打造人才“近悦远来”的生态环境。
打造活跃的人才磁场
作为上海中心城区,徐汇一直在为完善人才、科技、产业、资本联动发展,助力更多科技成果“从0到1”“从1到100”的转化,形成全方位人才友好的发展生态上下功夫。
徐汇区委书记曹立强表示,要打造活跃的人才磁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重要承载区,要广发“英雄帖”,当好“娘家人”,一方面要发挥人才引领发展的作用,以产业生态圈扩大人才“朋友圈”,不断拓展人才集聚成长的空间;另一方面,要以更足的培养耐心、更活的使用机制、更大的聚才格局,全方位多维度招揽人才,实现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双轮驱动。
据悉,为了推进高端科技人才引领创新,徐汇区大力支持顶级人才设立新型研发机构等重大平台, 陆续推动浦江实验室、微软亚研院、上海期智研究院、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等落地, 带动了全球顶尖创新人才聚集, 持续提升了区域创新策源能力。 位于徐汇滨江腹地的西岸智塔(AI Tower)东塔楼,随着2020年图灵奖得主、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带领团队入驻,这栋临江伫立的建筑目前已汇聚25家研发机构和头部企业,1位图灵奖得主、8位院士、 超3000名企业白领和研发人员,一个微型版的“垂直硅谷”初现雏形。
解决人才最关心的“关键小事”
要做精细服务, 徐汇区还着力破解人才品质生活的疑难痛点,解决人才最关心的“关键小事”,这其中“住房”是重中之重。 目前徐汇已建立起以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底数,市场化租赁住房作为补充的人才安居租赁房源库。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徐汇预计有3.2万套(间)、超百万方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人才安居租赁房源库,其中1万套(间)将择优认定为市级或区级人才公寓。
此外,在制度建设方面,徐汇还起草了《徐汇区人才安居租赁房源筹措方案》《徐汇区人才公寓管理实施细则》等配套文件,为人才安居房源的筹措、准入、配租、监管等环节提供制度保障;在筹措渠道方面,徐汇构建起以国资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多渠道安居房源筹措体系,除了按政策积极挖掘闲置土地和存量房屋, 进行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外, 还积极盘活低效资源, 共建人才安居港湾;在项目服务方面,徐汇还加快推进租赁住房项目纳入城市网格化管理和社区管理服务范围, 配合属地街镇开展各项便民利民服务和社区志愿服务, 依托社区党建,促进人才融入社区。徐汇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将不断充实房源库,筹措与人才结构相匹配的多层次多类型房源供给结构。 此外,作为上海深度成熟的中心城区,徐汇土地资源稀缺,要想提供覆盖全人才体系的住房保障,既要靠增量,更要靠存量,零星征收留改房源、成套改造增量房源今后也将并入人才安居房源库。
徐汇:打造优质生态圈 实现人才“近悦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