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元宵节,“宝怡乐”团队做汤圆

“宝怡乐”团队部分成员合影

孙鸿银为城管队员送上红豆汤
文/ 记者 曹香玉 图/资料
在徐汇提起志愿者团队一定会想到“宝宝阿姨”孙鸿银。 二十年来,她倾力付出,无怨无悔。 由最初一个人推着一辆单车在街头给环卫工人们送汤圆,到现在十五人组成了“宝怡乐”志愿者团队, 不仅在天平街道嘉园新时代文明实践公共客厅继续做点心照顾邻里,还将志愿者精神发扬传承,积极参与其他活动。
在今年小年夜,孙鸿银为社区中留沪过年的人举行了一场暖心饺子宴,近40名环卫工人、城管队员、白领和社区老
人齐聚一堂。 为了照顾不同的口味,她还特意准备了春
卷和水饺,每一只都塞满了馅。 留沪过年的90后
“异乡人” 说:“只要咬一口, 满嘴都是家的味道。 ”而其实孙鸿银第一次做公益也正是
在二十年前的春节。
1998年,孙鸿银因病从熟食店下岗退休。 在养病期间,热心的孙鸿银听到住在楼上的孤老遇到了特别棘手的家庭问题,在和天平街道联系后,她便帮助其解决了问题,并被街道评为了“十佳标兵”。 平日里孙鸿银不仅只照顾这位孤老,而是只要听到了哪家的老人需要帮助都会出现。
2002年2月,孙鸿银在街边散步时看到环卫工人的手指冻得通红,感到着实心疼,就想着这时候如果他们能够吃点热的食物就会好很多。 她了解到在临近春节时留沪的一线务工人员还不少,“他们在这么冷的天里真的很不容易,我一定要为他们做些什么。 ”想法萌生后她就开始执行。 在年初一早上,她把自家的一辆自行车推了出来,将煮好的一大锅汤圆固定在后座上,再将餐具放在前面的车篮里。 就这样,她推着车沿街
推着自行车沿街送汤圆
碰到环卫工人们就为他们盛上一碗。“那个时候就希望他们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看到他们吃得干干净净,我觉得那个冬天对我来说也很难忘。 ”孙鸿银表示。
“宝宝阿姨”来了
孙鸿银发现用自行车推着送红豆汤不一会儿汤就会变凉,而且随着周边务工者的数量增加一桶根本不够分。 于是她就开始在自家弄堂口“摆起了摊”,并邀请了附近的环卫工人、城管队员、保洁员和社区老人前来食用。 慢慢地,“这口热汤”也被传得更远了。住在周边的居民也为孙鸿银的公益行为所感动,也逐渐加入了进来,并成立了“围裙阿姨”志愿者团队。 逢年过节,孙鸿银会自掏腰包买好食材,而队员们则会帮忙制作分发。
孙鸿银回忆起一开始做公益时还是相当艰苦的。 志愿者们在弄堂间里包粽子,遇到下雨要匆忙收进去,等雨一停再赶忙端出来继续包,由于分发的数量多,一周才能包好。 那时的条件相对简陋,孙鸿银的家里还没有冰箱,但是由于担心天气炎热把粽子捂坏,所以她就会在晚上打开家中的空调,调低温度给食物降温,而自己却盖起了棉被。
因为孙鸿银在家中排行最小,自幼被叫做“宝宝”,而街坊邻居也会这样称呼她,所以“宝宝阿姨”的名号便传开了。
“宝怡乐”志愿者团队成立
2017年,天平街道联合“憓家”公租房在永嘉路492号开设了一处新时代文明实践公共客厅,环境优美,设施齐全, 天平街道将此处提供给了孙鸿银,于是永嘉路492号嘉园成了孙鸿银继续从事公益事业的新起点。“围裙阿姨”志愿者团队也改名为“宝怡乐”志愿者团队。
自从嘉园建成后, 队员们在孙鸿银的带领下,又把一年四季的“关爱”送给了租客, 将这里打造成为了志愿服务基地、白领们的温馨“港湾”。 在传统佳节、高温天、寒潮日等,“宝怡乐”团队都会把社区独居老人、安保人员、环卫工人等请到嘉园来,送上汤圆、饺子、粽子、八宝粥等手工点心。 由于之前在熟食店里工作过,孙鸿银的手艺自然不赖,做出的点心人人夸赞, 她用舌尖上的温度传递着邻里之间的关爱。
74岁的王扣妹从“围裙阿姨”时期就加入了志愿者团队,她说:“看到‘宝宝阿姨’坚持做了这么多年的公益,我们也很感动,就想着自己也能发挥余热,跟着一起做公益。”“宝怡乐”团队中年龄最小的于平也是被孙鸿银的行为所影响,便在几年前加入了进来, 平日里还主动承担了拍摄照片与视频的工作。
孙鸿银坦言, 能带动大家一起做公益是最让自己意外的事情, 而自己也希望社区正能量能让更多的人感到温暖,“但是这么多年来最要感谢的还是我的先生。”孙鸿银的丈夫左金龙回忆起了最初的情况:“其实一开始我不理解她为什么退休后还要这么辛苦, 但是有一次她在做菜时听到外面突然传来有人摔倒了的喊声,她就立刻出门帮助别人。看到她这么热心,我也就慢慢支持她了。 ”这些年来,在“宝怡乐”团队做公益的时候,食材的挑选、采购都包在了左金龙的身上。
在酷热的夏季,附近的环卫工人、快递员都知道来嘉园门口喝“宝怡乐”团队每天新鲜熬煮的冰镇绿豆汤; 在寒潮来临时, 路上的环卫工人和城管队员还能吃上“宝怡乐”团队手工制作的蛋糕,并喝一碗煮了一上午的红豆汤, 暖心又暖胃;在逢年过节时,“宝怡乐”团队成员与留守务工人员一起吃年夜饭, 并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迎接新年。
寒潮来袭煮热汤,烈日酷暑做冰饮,冬至饺子过节汤圆, 台风天里还会顶着风雨给一线工作者“投喂”,而“宝怡乐”团队的付出不止如此,创建文明社区、巡查禁燃禁放、 解决邻里矛盾,都能发现她们的身影。被问到公益要做到什么时候,“做到做不动了为止。 ”孙鸿银给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