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桥中学 曹益君
日前,本市初三语文学业考作文题为《比看上去更有意思》,学生考后普遍感觉题目不难,不过写好不易。这也符合考场作文要求,同时也遵循近几年出题方向,让考生关注生活,发现美好,形成积极向上心态。
为使考生更好写作,试卷对题中“意思”作了解释:有意义,耐人寻味。生活中的人、事、物大多如此。但尽管如此,要写出点意思,并且“比看上去更有意思”,难度确实不小。
诚然,能“看上去”的人、事、物,毕竟属于看得过,甚至夺人眼球,为多数人喜闻乐见的。 但只因是“看”,因而对人、事、物的感觉或许只是表面、片面、大众化的。想要写出点意思,须要作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方可获取那点意思。
于是生活中,对于“看上去”的人,不妨透过表象,开掘思索,或许会生发点意思。譬如国内后疫情期间,学生进校照例要测温戴口罩,于是学生上课戴口罩俨然成风景。 有时即便天气闷热,那些少男少女仍喜欢戴口罩上课,任凭老师劝都无用。 之后,老师惊奇发现一罩遮脸的学生,他们的眼睛会说话了,上课发言变积极了。 好几次,老师提问后,看到女孩眼神闪着春光,男孩眼神露着刚毅。就这样,让学生发言就成自然而然的事。 这不由让人想到,这遮人口鼻的口罩,让眼神迷人了。 很多时候,因为戴口罩,学生心态从容了,举手投足,内心丰富情感会从眼神闪耀。如此看来,这口罩背后眼神,的确更有意思。
同时,生活中对于能“看上去”的物象,其吸引人同时,或许呈现片散情状,如果适时聚焦,也能读出点意思。就像春回大地,看那新燕啄泥,柳枝吐绿,浅草张眼,花苞欲放,呈现万象更新情态,美不胜收。倘若屏气凝神,美的背后不难发现,初春景象万物,还有崭新、活力气息,犹如一个新生命的诞生,给人希望,彰显自然生生不息的蓬勃,引领人们更加奋发向上,知晓这一点,或许也更有意思。
另外时下,对于天象奇观,时有人拍照发朋友圈,或雨后彩虹,或天边晚霞,或朵朵云彩,或一轮明月。 人们兴致盎然,争奔走焉,于不同时段,不同地域的照片,纷纷亮相圈群,也着实成一奇观,让人莫名惊诧。 其实这“看上去”的众相奇景,固然有时段、地域千姿百态,但瞬间成集聚效应,自然有其道理。试想在大众化兴趣背后,每一个拍摄者,其独特的个性,让这些天象奇观,更赋予更多个人色彩,因而更耐看。 如此看来,大众化的事,注入个性体验后,那点意思,会让人喜不自禁。
由此想来,生活中的人、事、物,在其光鲜亮丽背后,会有那么点意思。 沉浸善思,会获取那点深刻、纯粹、独特的意思,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也更有味道。

一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