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在古玩市场闲逛,在一摊位前看到了颇有年代感的一台古董唱片机,我蹲下仔细审视,竟然是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哥伦比亚公司生产的唱片机, 摊主见我有购买意向, 立马接通电源,唱片机顿时旋转了起来,唱音虽然带点沉闷,但还不算错。 我顿时暗暗窃喜,立马讨价还价,花费了5000元与摊主达成了买卖协议, 接着小心翼翼地捧揣在怀里,扬招了一辆出租车打道回府。
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呵呵,这台老唱片机只那么擦肩而过的照面, 就似乎注定今生我与它有缘。当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搬回了家,并郑重其事安置到了书房最显眼的位置时,那一瞬间,它仿佛生命力又焕发了。我想它可能也有过被尘封的岁月, 那是枯寂与怅然的, 而今它似乎又回到了生命的初始,可以以一种尊贵的姿态,傲视周围的一切。 因为它感知到了主人与它最为相亲。
这台倍受我青睐的古董唱片机,其型号款式等看上去古朴、厚重,且皆具有古朴浓郁的美利坚风格特点, 如果与现代各式各样的高档音响设备相比, 显然是相形见绌且其貌不扬。 但是我不得不这样认为,这台古董的内在构造、部件、质量等,都是经得起“挑剔”“锤炼”的,与当今的“新潮一族”完全能“平分秋色”,甚至还能“略胜一筹”。经过几十年、近百年的“搁置”“隐没”, 其发出的声音、音频、音域等,仍然具有一种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独特魅力。说实话,现在每当我看到这一台古董唱片机时, 胸中似乎总会泛起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 唱片机是木头质地的,粗暗的木纹经时光的剥蚀,显得更为沧桑与厚重。 而周身布满的不规则小疤痕, 让我不禁怀想在它以往的光阴里,曾有过多少主人的变迁,是不是当年也有一位正值花样年华的女子,身穿美艳的旗袍, 轻轻和着它的节拍跳起袅娜的舞蹈。
闲暇时我会打开这暗红色的盒盖,摩挲着锈色斑驳的铜质喇叭, 轻摇手柄,再压上唱针,那张胶木唱片便会有条不紊地转起来,此时我就静静地坐在柔软的沙发上闭目欣赏,让神思随着优美的旋律一同溯越时间和历史,使我仿佛置身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滩某栋洋房的客厅,正和散文大师林语堂一起品着香茗……在时间的深处, 唱片机就犹如雨露滋润后的百合,散发着迷人的暗香。此时此刻,我眼前会仿佛浮现那个风雨飘摇而又风情万种的年代,想起作家张爱玲在她笔下所描写的华靡与奇情,忧凉与幻彩的情调。我想,那时的爱情无论是倾城之恋,还是俗世之契,都是让人怀味良久的吧。
如今,每当我感到身心疲惫了,我就会卧坐在书房一旁的柔软沙发上, 意兴盎然地倾听唱片机里传出来的略带沙哑不再那么清晰的乐声。是啊,在怀旧也成了如今的一种时尚时,那么,怀旧的意味是深长的。就如我,在这唱片机的悠扬乐声里,寻找的也是那种怀旧的况味吧。

钟情古董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