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秋生
题图、题字/黄珈玥、相海勇
在场的亲人们听到了电话里大致说话的内容。原本推杯换盏、热热闹闹的年夜饭,瞬时间沉寂了下来。这时妻子向丈夫投去疑惑的眼神,并质问道:“陆志刚,怎么回事, 大过年的怎么会叫你去献什么血?怎么了,我们家穷到靠你卖血度日了? ”
餐桌上其他兄弟姐妹, 也一时不知所措,面面相觑。
面对亲人们关切的眼神, 此时的陆志刚有点像犯了错误的孩子, 嗫嚅着向妻子解释说:“我没卖过血, 我只是想救人,我的血很特殊。 刚才电话里医生说,如果我去献血的话, 这个孩子有七成活的把握;如果我不去献,孩子就没救了。我要去救人,救一个算一个……”
听完丈夫的一通解释, 妻子顿时眼圈红了。在场的兄弟姐妹也跟着动了情。他们都了解志刚这个人认准的事情,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其实,好几年过去了,有关他在外面义务献血的事, 陆志刚一直瞒着家人。尤其是妻子身体不好,怕她担心,他一个字没吐露过。 今天既然“天机”已经泄露,索性全“招”了。
……
第二天一早, 陆志刚谢绝了对方派车来接,自己骑一头“电驴子”就赶到了血液中心。
猴年的大年初一, 上海的街头到处是张灯结彩, 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生肖猴脸谱画像提线木偶, 纷纷向人们送来新春的祝福。一路上,陆志刚默默祈祷和祝福的只有一个, 就是希望自己的血能救那个白血病的孩子, 也让这个家庭能高高兴兴过上团圆年。
到了医院才知道, 原来这次让陆志刚捐的是血小板。 捐献血小板和普通献血大有不同:捐献者需要躺在病床上,从一只手臂静脉进针, 全身血液需经血液成分分离机过滤滚动6~7遍,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出血小板, 最终过滤后的红细胞与血浆再输回捐献者体内,整个过程长达一个多小时。
先不说从体内输出那么多血, 就是大年初一躺上医院的病床上一个多小时,这种上海人最忌讳的事,很多人也会据理不从。正当医生给陆志刚讲解过程,最后征求他的意见时, 陆志刚毫不犹豫地躺上输血床伸出他的左胳膊, 说:“赶快抽血给那位孩子吧, 还有什么比救命更重要的事……”
于是,年轻的生命得救了。
没想到,陆志刚这次献血,红十字会邀请了多家媒体, 他的义举被多家媒体争相报道。一夜之间,“好人陆志刚,大年初一捐献血小板挽救白血病患儿” 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传遍了沪上大街小巷。
许多人都为他的这种义举, 深感钦佩。 学校师生得此消息, 上上下下很惊讶,这么多年大家认得的这个“好人”,竟然还悄悄地一直在外面义务献血……学校领导和德育老师第一反应就是“这不就是我们身边最好的德育典型教材吗?”
第二天校领导给他送来了两千元的献血营养费。这是陆志刚多年献血以来,拿到的第一笔营养费。 陆志刚感谢校领导的关怀, 他觉得这个信封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这时候,他首先想到了躺在床上的老排长。正好利用春节假期,陆志刚又一次来到杭州, 把学校给他的两千元营养费, 再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拿出两千元一同送给了老排长……
徐汇区伤残军人陆志刚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