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国庆,老夫聊发少年狂,对妻提议去南京路观看霓虹灯, 她说20多年没去外滩观灯了,欣然应允。
南京路永远是人多,国庆节更是人流如织。 马路两边的霓虹灯广告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巨大的电子屏幕闪烁着各种广告,人贴人拥挤不堪,犹如逆水行舟。
不知不觉来到永安公司十字路口, 见亮着红灯,但潮水般的人流根本不理会红灯,人流像漫过大堤的潮水涌向对面马路, 南北两面的车辆根本无法通行。 只见武警在两边的路口组成了蓝色人墙, 用身躯挡住了潮水般的人流,车流才得以通行。武警随着红绿灯的转换,犹如一扇大铁门,大开大合,来回转动。见此情景,我赶紧拿起相机,抓拍了人墙的背影,整齐划一,坚不可摧,令人肃然起敬。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国庆之夜,我尚在长宁公安分局政治处谋差,那天分局50人增援黄浦分局,在永安公司路口执勤,暮云四合之际接到命令, 为了控制外滩的人流, 封锁路口。行人只能出,不能进。不断地向路人解释,口干舌燥,这时有个金发碧眼的老外,焦急地用英语询问,我一时没反应过来,便操着英语让其重复一遍,还是听不明白,老外遗憾地消失在人流里。 没听懂一句英话, 对我打击甚大。 因我刚考出大专英语自学考试, 还考了91分的高分。 没想到认真苦学了多年英语,却听不懂老外的一句问话,深感悲哀。反思一下, 症结是整天纠缠在生词和语法之中绕圈子,却不重视口语和听力练习。
来到和平饭店门口,见一位时尚女子手里拿着一根自拍竿,在一位高大英武的武警战士头上摇晃,姑娘是在抓拍照片。 武警战士却纹丝不动,见此有趣场面,不由得想起了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里,有位叫王曼丽的时髦女郎也曾骚扰过那个叫赵大大的哨兵,当时感到有点夸张,这次亲见,感到影片来自于生活。
来到外滩,见武警用身躯组成了一道道人墙,脸上淌汗,警服湿透,很是感概。 走上大堤,眺望对岸,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勾勒出美丽的浦东美景,是一种现代华美。 让妻站在岸边照相,但大堤已人墙,犹如当年的情人墙。 见缝插针地抓拍,不由得想起了1984年国庆,我们刚恋爱,为了向女朋友献殷勤,带上新买的东方牌135相机,一晚上让她拗了各种造型,本想大显身手,结果洗出来的胶片全是光板,竟忘了取镜盖,大出洋相,无地自容。
回眸万国建筑群, 是另一种古典壮美。美丽的霓虹灯将经典建筑勾勒得璀璨多姿。俯视马路,黑压压的人头密如群蚁,颇为壮观。来到路边,见站满了等出租车的游客。此景此情, 禁不住让人想起上世纪70年代初的国庆节外滩。
1975年的国庆,与几位高中同学一起去外滩看灯,从天山路终点站坐71路公交车,为了省钱,买一角钱车票,坐到中途下车,再长途跋涉步行至外滩。 那时也是人流如潮,外滩的灯还是黄色的白炽灯,沿着万国建筑群绕一圈,人挤人走完外滩大堤,回到延安路终点站排队坐车抢座位,坐足1角车票后老实地下车继续徒步。 那时有时间,缺钞票,但心里充满着美好憧憬。
一晃近40多年过去,大堤上人多依然,已换新人;大厦前石狮依旧,景色更美。
国庆外滩观灯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