筅 刘 佳
“爸爸,隔离病区需要有发热门诊工作经验的医生,我得报名,实在对不起,1个月后我就回来。 ”那天晚上,刘勇强忍不舍和久病卧床的老父亲告别,匆匆赶往工作岗位。 谁料想,进入隔离病区闭环管理前与父亲的匆匆一别竟成了永别。
2021年9月14日上午8:22分,刘勇的父亲带着对儿子的无限牵挂与世长辞。 老人离世前双目久久凝视,期盼可以与家人见上最后一面, 不舍离开,直到刘勇的妻子赶到,老人缓缓闭上双眼,安详地走了。 在刘勇的父亲离世的那一刻,在场的医护人员瞬间泪目。
与此同时,在隔离病房的刘勇正身着防护服,戴着口罩,泪流满面朝着父亲过世的病区方向深深三鞠躬,在场的医护人员无不动容。在八院成为隔离点人员定点医院需要医护人员进驻的时候,刘勇主动请缨,也因此成为首批医务人员之一进入隔离病区执行严格闭环管理。 一旦进入隔离病区,即便工作结束,他也需要隔离两周才能回家。 谁又承想,父亲离世,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见,别时容易见时难。子欲养而亲不待,在这种痛不欲生的时刻,刘勇眼含热泪依旧奋战在抗疫第一线。
“我爸爸一直很简朴,对生活物质要求很低,平时我给他买衣服,他都舍不得穿,为人非常低调。印象中,他对我的要求一直很严格,但是职业选择上还是很宽容的,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要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对于我选择医生这个职业, 他由衷欣慰也一直为我骄傲。父亲瘫痪在床十余年了,母亲两年前过世后,对我更为依恋,在他最后弥留之际,我没能在他身边的确很遗憾,但是作为一名医生,在目前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我的初心老爸爸会明白,他也一定会理解我的”。 刘勇这样和隔离病区的同事说。
刘勇是八院高年资主治医师,他和妻子都是八院职工。 在患者眼里,刘勇是那个认真倾听,仔细询问,主动关心,在意患者健康胜过一切的患者之友。在同仁眼里,刘勇是那个低调和善,替人着想,排忧解难,喜欢事事冲锋在前老大哥。 在领导眼里,刘勇是那个责任担当,服务优质,技术过硬,服从组织一切安排的优秀骨干。
“刘勇很少和我们提起家里的事情,也不和科里提困难,今年6月,他毅然决然提出到发热门诊工作;8月,主动请缨进入隔离病房工作;9月, 作为医疗负责人进入隔离病区进行为期5周的闭环管理。 爱人身体不好病假,儿子高三学业繁重, 生活上再难再苦,他从来不说与他人, 即便进入闭环管理后,父亲情况恶化,他也从没向组织言语过一声,工作繁重也从不抱怨,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老年科陈锐如是说。
刘勇1998年大学毕业后就在八院工作至今,这里是他第二个“家”,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深有感情。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二十几年如一日,他就好比一封朴实的家书, 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煽情的语言,却充满了温暖和感动。
自古忠孝难两全,刘勇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 在疫情面前坚定不移地抉择,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道。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这场疫情的持久战中,还有更多像刘勇一样的普通人,他们的故事甚至无人知晓, 但正是因为他们的默默付出, 才形成了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坚定了全国人民终将战胜疫情的决心和勇气。
一名医生的内心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