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何秋生 题图、题字/黄珈玥、相海勇
“青春并不是鲜花的代名词,也不是一个人生长的时间段, 而是一种灵魂裂变和心灵洗礼的过程……”
从医院出来后, 部队发给陆志刚一个残疾证,恋恋不舍地送他走出军营,复员回到原籍。
男儿有泪不轻弹, 只是未到伤心处。离开连队的那天,大个子陆志刚无法止住自己的眼泪,索性放开嗓子嚎啕起来……这天离陆志刚当兵走进军营的时间是九个月零九天。 他带着战友们的深深不舍和无限遗憾的泪水, 背负着排长对他的舍身救命之恩,一步三回头,拖着一双像灌了铅的脚,沉沉地走出连队院门,告别了他的侦察连,回到生养他的上海。
一位诗人这样说:“痛苦是有限的,而我们的心胸可以无限扩大”。 陆志刚复员回到家的前三个月,闭门谢客,对政府、对乡亲, 从不诉苦提要求和表功炫耀讨掌声。 他觉得做“祥林嫂”式的人无济于事。“一日为兵,终身为荣。 一个战士,要么战死沙场,要么站成一棵树,绝不可苟且一生!”他没有拿着部队发给他的残疾证,向政府讨价还价, 而是遵照政府的安排,很快到吴淞饮食公司春光饭店报到去了。
一双操枪弄炮的手,一下子让他走进厨房学做饭菜做糕点,一时间觉得笨手笨脚。 加上胳膊上的残疾带来工作上的不便,一开始他做啥啥不像,甚至还恨自己手脚笨不争气,偷偷发狠摔锅摔盆……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 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 播种与收获,本来就不在一个季节”。陆志刚学会用这样的方式暗示自己, 他天生就是一块不服输的硬骨头。 也就在他被分配进公司食堂不到一个季节的时间, 他的刀功火功已经开始有模有样了。尤其是在面点方面,已经与外面有名的糕点师手艺不分高下。 公司领导发现陆志刚这方面的天赋, 很快又将他调至老字号乔家栅食品店, 成为店里的一名糕点师。
人生的路无法预测,“世事难料”总是与之相随。遇到暴风雨时,你必须咬咬牙挺过去,或许前面就是一片艳阳天。就在陆志刚在乔家栅这家名品店干得风生水起的时候,一股经济寒潮袭来,乔家栅无情地被卷进了海底。 陆志刚也被瞬间拖进那波汹涌的下岗潮。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陆志刚记起了当侦察兵时学会的一句俗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这时候,生性要强的他,不愿站到政府门口加入到“要工作要饭吃”的工友上访队伍里,而是决定自谋生路,开起了“残的”。
陆志刚的“残的”一开就是七个春秋。开“残的”的陆志刚,又想起了舍命救他的老排长。 于是, 他把自己驾驶的“残的”不仅看作是谋生的工具,更多的是把他的“残的”当成一个“助人为乐”的助手。从驾车上路的那天开始,他就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送医院急诊搭车的病人不收钱;送腿脚不便的老人、残疾人不收钱;送考场赶考的学生不收钱”。 七个春秋寒来暑往, 风里来雨里去,“残的哥哥”陆志刚,三分之一的时间几乎都是在做“义工”。 陆志刚的事迹甚至传到了时任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冯国勤的耳朵里,并被他的义举所打动。直到1999年的某一天, 冯国勤副市长在街头视察工作时偶遇陆志刚, 冯副市长对残疾军人陆志刚嘘寒问暖之后对他说:“你去找区劳动局,他们会给你安排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