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妈写有一手漂亮的硬笔书法,她从小要求我练字, 我练过一阵书法,因为贪玩, 结果字写得虽然不像蟹爬,但也歪歪扭扭,没有章法。 看到人家一手漂亮的书法,非常羡慕。
2020年5月,疫情期间,孙子不能去幼儿园, 我要求他每天来写几张书法,几个月下来还像那么回事。 疫情初步得到控制后,我对孙子说:“走,带你去找一位书法老师。 ”
孙子听罢高兴得手舞足蹈,他很认真地穿上白衬衣,带好绛红领结,又套上西装西裤,脚蹬运动鞋,像关在笼子里的鸟儿,冲出家门,展翅飞翔。 我领着他来到沪西长城大厦, 拜访钱汉东老师,钱老师是个作家,也是书法家,他为各地名胜古迹题写了不少匾书碑撰联。
走出53楼电梯, 钱老师已在门口迎接, 孙子连蹦带跳地来到工作室,一眼就看到玻璃橱里陈列的诸多文物,瞪着惊讶的眼睛,指手画脚地问东问西。
钱老师抚摸着孙子小脑袋,微笑地赞赏道:“小朋友你真灵光,钱爷爷送你一幅《咏兰》诗:‘空谷台荒,金兰飘香;素心依旧,根盘草旁。 呤风怀月,写影云窗;赏音何处?自在含芳。’”孙子禁不住感叹:“钱爷爷写的字真漂亮,我一定要好好练字。 ”孙子拿起字画和钱爷爷合了影。
钱爷爷开导他:“你可以临王羲之的《兰亭序》,亦可参照明代文徵明,一三五临《兰亭序》、二四六临《圣教序》,交叉习字。 你还可以借王羲之的头,用苏轼的身,留米芾的脚,这样的一个字就变成自己的字了。 ”
满载而归地离开工作室,来到一楼大堂外,见有块石碑,石碑上刻有钱汉东作品《钱氏家训》。 他指着石碑向孙子介绍说:“中华古老的文字从甲骨文、金文、石鼓文、钟鼎文、小篆,经汉隶变革后,草书、楷书和行书流传开来,石碑和拓文绵延记录社会变迁,有了这些汉字的生命就不会消亡。 ”
孙子回来后,孙子要求妈妈帮他联系暑期书法班, 每天兴致勃勃地练字,两个多月下来,水平突飞猛进,但开学后,忙于读书,又忘记了练字。
春天,与几位文友赴古城绍兴兰亭一游,参观汉字纪念馆后,在出口的商店里,精心地挑选了一张冯承素摹本拓本和一本《兰亭集序》,带回家送给了孙子。
他望着碑帖, 问我:“这是谁的字?这么漂亮! ”我向他介绍说:“这就是钱爷爷叫你练的王羲之的字,他是中国书法的代表人物,其字遒美健秀,骨丰肉润。 唐朝有个叫李世民的皇帝非常喜欢他的书法,派人获取了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后,放在了自己的墓穴中,但他又请许多书法家临摹了下来,使得这部经典传播了下来。 ”
介绍完后, 我对孙子说:“字如其人,以后走上社会,人家对你的第一印象就是你的字。 希望你坚持练习书法,成为书法家。你有信心吗?”孙子高兴地说:“我向奶奶保证,一定坚持每天来练字,争取成为书法家。 ”
闻之甚悦,但愿我的书法梦,能在孙子身上实现。
圆书法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