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起,每年的8月19日是“中国医师节”。 在今年“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写下到医院看病满意不满意的故事。
我一直在医院工作,耳闻目睹医务人员的工作状态,人们对医务人员的评价褒贬不一,往往自己的就医体验是评价的标准。 如同我们的手,伸出来,有长有短,确有服务态度欠佳的,我亲耳听到一位门诊女医生在训斥病人:“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还有一位中年医技人员对不知道如何配合检查的病人大吼:“我怎么跟你说不明白啊!你听不懂啊!”我想,被训斥被吼叫的病人他们这一次的个人就诊经历一定是不愉快的,会和我一样留有心理阴影的吧?
一位朋友对我说,她原本想到医院查一项甲状腺的指标是否正常了,结果医生也不多说什么,给她开了1840元的检查,她看后面排队的人蛮多, 咽下了想多问几句的话,检查结果一切正常, 但是她就是高兴不起来,她说,感觉就是被医院“斩了一刀”……
据资料,由上海医药卫生行风建设促进会和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共同开展的独立第三方“2019年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病人满意度调查” 的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门诊、 住院病人满意度和满意率总体保持较高水平,门诊和住院病人的总体满意度评分平均分别为4.60分和4.86分(满分为5分),总体满意率分别为90.75%和97.64%,两组指标相比2017年、2018年均有提升。 ”
数字反映了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不满意”,就个体而言,一次就诊体验的“不满意”就是百分之百。我想“不满意”的比例还是少的, 更多的是不仅服务态度好,医术好,医德更好的医务人员吧!
如今已经退休的孙志英主任医师的故事一直让我很感动。
还记得那天我去院办,巧遇一中年妇女来送感谢口腔科孙志英主任医师的锦旗。原来中年妇女是河北省宣化四中的教师,名叫郝玉兰。 一开始,她经常牙痛,继而口腔大面积溃疡, 牙齿也一个个脱落,疼痛难忍,即使是加倍吃止痛片,用杜冷丁也不管用,她到处求医不见好转。
当地一位江医生告诉她,曾在一本医学杂志上看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口腔科孙志英、陈仪两位大夫所写的“关于口腔平苔癣的症状及治疗方法的报道”,鼓动郝老师与之联系。 抱着试试看的心情,郝老师寄出了第一封求治信。
很快,孙、陈医生就回了信:“……请将疾病诊断证明书寄来,届时我们附寄药膜……” 郝老师将北医口腔医院诊断的“扁平苔癣和白斑” 证明书寄出。 时间不久,就接到了孙大夫寄来的药膜和信。
信中指出了白斑症的危险性,也说明了药膜的使用方法,并邀请郝老师到上海做进一步的检查治疗,但当时郝老师家中有三个孩子在上学, 大女儿正准备考大学,不能到上海求治,她就按照大夫的医嘱开始在家治疗。
郝老师得的是口腔扁平苔癣,这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病,难治,易反复发作。
一天又一天,一年复一年。 郝老师用完药膜就寄信给孙医生,孙医生就寄上药膜并嘱咐注意事项, 比如少吃酸甜食物,药膜滑面和麻面应该怎么样贴,要注意牙齿间隙上有无病灶,要用苏打水漱口……
远隔万里的诊治延续了整整十年!
郝老师的病情一天比一天轻,她很感谢孙医生, 为表心意寄去了一个小皮包,孙医生回信:“为病人治好病,是医生的职责,以后不要送东西。”随信还寄给郝老师一包毛尖茶。
捧着这包茶,郝老师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多么好的大夫啊!但大夫是男是女?多大年纪?长得什么模样?郝老师都不知道,她真想见见这位好大夫。
郝老师终于登上了火车,来到了上海见到了为她看了十年病的大夫。她制作的锦旗上书:德高绝技贯北国,万里锦旗患者心。 她把锦旗送到了院办,院部这才知道,孙志英主任医师默默地为病人做好事竟达十年之久。

满意不满意
写在2021年“中国医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