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芊 李瑾琳 林轩葳(实习)
10月29日重阳节当天, 凌云街道开展了两场充满温情的活动, 让古法造纸的千年技艺在指尖重生, 爱心编织的温暖在针线间传递。
在凌云街道社区学校,一场“古法造纸+饾版印刷” 非遗体验活动给居民们带来了新奇的体验。 据介绍, 本次活动依托街道荣获“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称号的非遗体验基地开展, 特邀专业老师指导,带领居民们亲身感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石桥皮纸制作技艺”的独特魅力(如图)。
居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循着两千年的非遗技艺脉络,学习从构皮处理到纸浆制作的全过程。 亲手“抄纸”环节令人期待———大家手持竹帘, 在纸浆池中缓缓起落, 体验着将悬浮的纤维变为一张湿纸的神奇过程。
随后,居民们用自己亲手造出的纸张,体验创意十足的“饾版印刷”。他们小心翼翼地蘸取颜料,将不同色彩的花型图案和“平安喜乐” 等吉祥字样拓印在纸上。多版套印的工艺让每份作品都别具一格,充满了手作的温度与乐趣。
与此同时,另一份温暖也在凌云街道悄然传递。拾艺汇社区文化发展中心爱心编织队的志愿者们一大早兵分两路, 前往梅陇八村和龙州小区, 将平日里精心织就的围巾作为重阳节礼物送给社区的19位高龄老人。 老人们戴上柔软的围巾, 手捧鲜艳的康乃馨, 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