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志军
平生不喜抽烟, 更痛恶烟味。记得读中学时一位数学老师“老烟枪”的形象刻骨铭心。蜡黄的手指,满身的烟味及唇齿间溢出的烟臭,总让我们“敬而远之”。后来老爸也成了“烟民”,在家吞云吐雾。 痛恶之极,一次乘其外出,我用六神花露水浇灌烟卷,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让其“败兴”。
中国是烟草大国,据不完全统计,十亿人口三亿烟民。 烟民对国家GDP贡献度是显耀的, 同时其危害健康程度也是有目共睹的。 老单位里两名老同事先后得了肺癌,一个已驾鹤西去。
现在国家控烟力度加大, 室内餐饮店都有明显禁烟标志和严苛要求, 原先乌烟瘴气的饭店总算空气变得清新起来,在愉悦和美环境中,品味美食,实乃人生一件美事。
然而,烟民室外“飞烟”扰民态势却愈演愈烈。 非机动车道,遇红灯,前面骑行者总有几根“烟枪”,立马拔出香烟,点上,猛吸几口,烟雾向后飘散,后面的人躲也躲不了,只能随着红绿灯牌倒计时默念,红翻绿立马远离。“飞烟”制造者里快递小哥甚多,兴许他们忙得连抽烟、解手时间都没有,抓紧片刻时光“尽情尽兴”,可苦了后面吸二手烟的人。
等电梯时,瘾君子也不放过这个间隙,顺手摸出袋中香烟,点上,其实也吸不上几口,当电梯门开启,他又不舍拧灭,攥在手中,任烟雾缭绕,一电梯的人犹如“烟熏牛蛙”,被迫折腾;人散梯空时,又留下满厢的烟味,久久才能散去。
马路上机动车堵塞时, 有的驾驶员会信手拔出香烟, 边吸边垂下那只夹烟的手搭在车窗外,还煞有介事抖落几下烟灰。后面跟车只得自认倒霉被动吸烟。 一俟道路通畅, 他会猛啜几下,弹飞烟屁股,双手握盘上路,令人心惊。公共场所禁烟,任重又道远。
靠举报罚款有损大都市人应有的形象,也难有大的起色。现套用一句俗话,“做人先立德,品行才能貌端”。 那么烟民朋友,在公共场所吸烟,讲点“烟德”如何,至少将扰民、破坏环境程度降至最低吧?!
这也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所在。

恼人的“飞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