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姚丽敏
近年来, 田林街道聚焦基层治理“快”与“办”两大核心,以“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为目标,将民情快办诉求解决机制落到实处, 让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在家门口得到高效化解, 用治理效能托起居民“稳稳的幸福”。
一口受理:
远程帮办,10分钟“刷新”医保册
爱建园居民张阿姨(化名)急需更换医保记录册,却被工作“钉”得抽不开身去事务受理中心。网格员告诉她:“别急,咱居委的快办站就能办! ”
快办专员接单后立即启动“远程神器”———帮办机。屏幕亮起, 事务中心前台工作人员“面对面”在线。 在专员引导下,数据瞬间“飞”向云端。短短几分钟后,打印机“吐”出崭新的医保册,递到张阿姨手中。
一人专办:
专员“钉”牢隐患,24小时填平“绊脚坑”
千鹤第三居委民情快办站,王女士反映,小区门口两个废弃井盖成了“陷阱”,路面抬高后形成深坑, 她差点被狠狠绊倒。
首接专员小李立刻化身“首席办事员”: 火速协调物业在坑洞边竖起醒目标志,并陪同王女士赶赴现场。 小李迅速拍照取证。随即,他一个电话“钉” 住区域责任单位。第二天,修复人员准时抵达,填坑、铺平一气呵成。
街道通过“首接负责制”让每个诉求都有专属“管家”, 将责任牢牢扛在肩上,用部门联动的“加速度”,换来了居民满满的安全感。
一天答复:
指尖“救急”,帮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上午九点, 千鹤第五民情快办站迎来神色慌张的刘阿婆(化名)。“急死我了!这打车软件怎么都打不开! ”原来她约了医院的专家门诊,家人不在身边,软件反复“闪退”像堵无形的高墙, 拦住她的求医之路。 快办专员接过刘阿婆手机,在征得同意后,仔细研究打车软件闪退原因,重新下载后的软件得以恢复正常,阿婆紧绷的神色舒展了。
一体联动:
片区“总动员”,15分钟化解高空危机
新苑第六居委接到物业紧急报告:一商户店招上方的墙面砖已与墙体分离,有坠落的风险。 居委立即启动民情快办机制,一边指派民情快办专员接单上报给城运中心, 一边立即在墙体松动区域拉警戒线, 派人值守。15分钟后, 新苑片区党支部与街道管理办、 城建中心到达现场,查看松动情况,商讨隐患排除方案。 后由管理办进行排险,确认风险排除后,快办专员结单记录。
在田林街道,“一体联动”让“急事速答、难题共答”成为基层治理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