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喜怒哀乐一起那个都到那心头来。 ”聊斋的电视剧一度是观众的心头好,聊斋的电影也上映了诸多版本。在光影流转间,《聊斋:兰若寺》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将观众引入蒲松龄笔下那光怪陆离的志怪世界。《聊斋:兰若寺》作为一部改编自《聊斋志异》的动画电影,与以往的聊斋题材电影和电视剧相比,它既有传承,更有大胆的创新与突破。
以往的聊斋电影一般大多选取单个故事进行演绎,它们专注于把一个故事讲深讲透,凭借情节的跌宕起伏与情感的浓烈表达来吸引观众。 而《聊斋:兰若寺》采用了别具一格的“嵌套式”叙事结构,它以独特的叙事、鲜活的角色、精美的画面,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别具一格的东方志怪世界。影片通过蒲松龄夜宿兰若寺,被蛤蟆精“灵蟾上人”与乌龟精“玄龟子”掳入古井展开故事评点为主线,巧妙串联起《崂山道士》《莲花公主》《聂小倩》《画皮》《鲁公女》 等五个经典聊斋故事,每个故事涉及不同的情感主题, 但情感逐渐融合,使得整部电影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观众可以在不同故事中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冲击。
如果家里有小孩子,那么《崂山道士》和《莲花公主》 会受到欢迎,《崂山道士》采用毛毡质感的动画风格, 嫦娥跳舞那段画面唯美,《莲花公主》这个篇章充满了童趣,梦幻绚丽,你仿佛跟随电影开始了一段童话之旅。 而对于成人来说,后三个故事的人文内涵更值得探讨。 在《聂小倩》中,小倩不再是单纯的柔弱女鬼,而是被赋予了坚韧与勇敢的品质。 小倩身着旗袍,当她面对宁采臣时,既有东方女性的含蓄之美,又在关键时刻为救爱人暴露妖身,使乱世中的爱情更具宿命感。《画皮》里的陈氏形象也令人印象深刻。影片从陈氏的视角展开,她不再是依附于丈夫的传统女性。面对丈夫的背叛和画皮鬼的威胁,她的眼神从最初的不解与疑惑,逐渐转变为恐惧与坚定,最终以一句“恶心”和决绝的态度,完成了女性主体性的觉醒。 电影通过对角色性格的多面挖掘, 让这些经典角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使观众能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感受角色的魅力。《鲁公女》则叙说了张于旦与鲁公女跨越生死的坚贞爱情,当电影屏幕中彼岸花满天的时候, 观众不禁纷纷感叹爱能破除万难, 情感浓度上升到高点,欣慰、喜悦,种种复杂的情感交集。 所谓情者亦是如此,生可以死,死可以生,当然《聊斋:兰若寺》在大胆创新的同时,也有着自身的不足。 导演的野心太大,想表达的太多,既要宏大的背景, 也要独特的创新。将《聂小倩》的故事背景移至民国,加入手枪等现代元素,可以说是魔改。 如果说是成年人观看,前面两个故事节奏较为平缓,情节略显低幼, 而带着小孩来看,后半部分集中于爱情的叙说,话题略显沉重,使得影片的受众定位略显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