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艺飞 朱昱伟
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 自2018年起,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连续在上海举办,逐渐成为连接全球创新资源的重要平台。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于7月26日至28日举行,规模与影响力较以往持续扩大。 7月26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携手徐汇区人民政府,在西岸国际会展中心共同举办了“AI未来发展论坛:超级智能,无界共创”主题论坛。 该论坛聚焦人工智能引领未来的路径,汇聚全球智慧,一同畅想科技未来。
论坛集结了全球顶尖学术与产业力量,全面启动“AI未来发展计划”, 设置了院士主旨演讲、校长高端对话、TR35青年论坛、交大重大AI科研成果发布等重磅环节。
图灵奖得主John Edward Hopcroft与中国科学院院士鄂维南在现场带来两场前瞻性主旨报告,为与会者勾勒出一幅人工智能驱动的教育与科技演进蓝图;六所国内一流高校校长共聚“校长高端对话”,围绕AI与高校教育、 科研生态展开探讨, 助力教育在AI时代实现更高质量发展;TR35青年对话环节邀请多位获得TR35青年创新奖的科学家、创业者代表,聚焦大模型、具身智能等热点领域,展现青年创新力。
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发布了多项AI重大科研成果, 包括科学基座大模型Innovator 与科研智能体SciMaster、端侧原生大模型、DeepRare:推理型罕见病智能体诊断系统、MemOS全球首个大模型记忆操作系统,以及Data-centric AI基础设施。 这些成果在彰显高校科研硬核实力的同时,也集中展示了AI在终端、医疗等领域的巨大潜力,为相关产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案。此外,上海市青少年AI学院学生作品同步亮相,激发未来无限可能。
在校长高端对话环节,六所国内高校掌舵者———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张立群、同济大学党委书记郑庆华、南京大学校长谈哲敏、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围绕“人工智能对高校科学教育的影响及科研创新生态”展开深度研讨。
对话环节的话题涵盖教育教学、科研范式、人才培养等核心议题,系统回应人工智能深度介入高等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彰显 AI 创新引领力
徐汇西岸这场论坛擘画未来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