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御2025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工作调度会

徐汇交警在衡山路宛平路开展交通疏导

环卫工人凌晨4点清扫街面上各类垃圾

区绿化部门修剪树木

早晨7点的徐汇,已恢复如常
文/记者 杨宜修 图/区建管委
7月31日凌晨1点,市防汛办解除暴雨蓝色预警,全市同步解除防汛防台Ⅳ级响应行动,徐汇区也同步终止应急响应转入常态值班。
早晨7点,路面被雨水洗刷得格外干净,车辆有序行驶,昨夜台风“竹节草”带来的疾风骤雨痕迹已悄然隐退。而这背后,是徐汇防汛人长达53小时的枕戈待旦,他们的坚守换来了风雨过境后的寻常清晨。尽管此次降雨量较大,但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应急响应期间未发生行道树倒伏、小区积水、道路积水等灾情、险情。
安全有序,民生为本,全力保障城市运行
台风过后,复工复产成为当务之急。 根据应急响应要求,各防汛成员部门提前谋划,未雨绸缪。 在台风过后,迅速开展城区运行保障及复工复产等各项工作。
区绿化市容局、区城投集团安排环卫工人提前上岗,及时清扫街面上各类垃圾,协调清运车辆150辆,第一时间完成各类垃圾清运、断枝清运处置,确保城区道路畅通、环境面貌整洁。 同时,区园林部门对全区行道树全覆盖再巡查,确保城区不发生次生事故。
区建设部门有序推进建筑工人返程工作,并做好复工前安全生产再教育;同时,聚焦深基坑、塔吊、高支模、围挡等高风险点,提前对全区各建筑工地开展复工前安全检查,确保符合复工复产条件,坚决守牢安全底线,为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保驾护航。
截至7月31日8时30分,63个工地均已完成自查并返回,共计返回人数9741人。
全域重视,靠前指挥,扛牢防汛政治责任
在此次抗击台风“竹节草”的过程中,徐汇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全程坐镇指挥,区分管领导实时调度, 关注台风路径、 降雨强度和汛情发展,协调全区防汛资源、处置灾情。 据统计,全区累计在岗值守防汛人员4781名,专业抢险队伍86支,320名消防指战员待命值守。
组织有力,协同联动,构建高效应急体系
台风预警发布后,区防汛办迅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全区防汛系统进入实战状态。 物资储备是防汛工作的基础, 徐汇区在此方面做足了准备,全区累计储备编织袋、阻水板、抢险工具等防汛物资3万余件,大型移动泵车5台。 人员转移工作有序推进,全区1.1万余名建筑工地务工人员有序转移至街道党群服务中心、 中小学校等64个安置点,并结合安置点现场实际,提供矿泉水、面包、手机充电等便民服务。
预案落实同样到位,全区所有区属公园、口袋公园、滨江一线亲水平台、客运码头等按照应急响应等级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各类景观灯光提前关闭。受台风影响,铁路上海南站出发停运41班、到达停运36班,受影响人数约5500人,均妥善处置、无滞留旅客。
措施有效,精准发力,筑牢城市安全屏障
在此次防汛工作中,各街镇认真落实属地责任,滚动开展各类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高效完成建筑工人安置转移、积水点处置。 如龙华街道建筑项目多、转移任务重,高效组织、落实转移安置点6个、转移工人2065名;长桥街道针对累计降雨量全市最大的情况,协同各部门快速消除罗秀路短时积水隐患。
交警部门全员上岗,强化重点路段、下立交动态巡查与管控。 道路养护队伍全员待命,及时清除雨水口杂物2万余次,全力保障早高峰道路通畅安全。
区绿容部门同样积极行动,落实一线绿化工人1340人次、环卫工人9500人次,对40余条重点道路开展全覆盖巡查,修剪树木1588株、加固1515株,清理排水口4万余次,清掏废物箱1300余个次,加固户外招牌1.1万余块,拆除道旗969对,消除各类隐患1200余次。
各部门还聚焦12345市民热线,对于市民反映的高空坠物、易积水小区等风险隐患,快速响应、及时处置。 截至7月30日24时,涉及房屋漏水工单2个,均已采取有效措施,并将在台风过后继续做好修缮,切实解决市民的后顾之忧,让市民能够安心地回归正常生活,也为全区的复工复产凝聚了民心。
在此次抗击台风“竹节草”的过程中,徐汇区各部门齐心协力,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持续奋战在防汛防台第一线,全力以赴守护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保障了全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为复工复产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