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茜
母亲的智能手机自从下载微信以后,“管理” 朋友圈里的内容, 成了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俨然成了她的秘书兼工作成员。后来我慢慢发现, 母亲的情绪与朋友圈的内容有无限的关联,母亲平淡枯燥的日子也逐渐丰厚了起来。
那天周末,母亲从乡下回到县城,还没有进家里客厅, 她边换拖鞋边高声地说道:“帮我看一下朋友圈,有很多内容我不想看,但不想删掉人,怎么办? ”我笑吟吟地说:“你不想看,不点开就行了嘛! ”“不行,有时要错过想看的内容。 ”母亲把手机递给我,我打开朋友圈,她指着屏幕:“你看,这个天天发广告,那个发新闻,没啥好看。 ”在母亲的指挥下,我把部分内容进行了屏蔽并删除, 母亲接过手机后,点开朋友圈,皱褶的眉头渐渐舒展开:“现在好看了。 ”我把手指在空中挥舞后戏笑道:“我以后叫她‘漂亮圈友’。 ”
有天早上,母亲急匆匆给我来电:“赶紧给你妈打个电话,她每天早上五点过就会给我发问候图片,现在都快七点了,她还没发来,我看了步数也是0。”婆婆独居在老房,我们偶尔会电话联系。 母亲的话吓得我手指发麻,赶紧拨通婆婆的电话,原来婆婆和闺友出门旅游还在旅店休息。 虚惊一场后,我哈哈大笑给母亲打电话:“妈妈的美丽圈友情报有误,分析不准确哦。”母亲在电话那头,沉默几秒后,轻轻地说:“这是件好事,不联系不代表不关心,你们也要多关心下你妈。 ”母亲轻柔的话语重重击在我心里,朋友圈的功能不经意之间被母亲拓展开来,我也养成了翻看重要亲友朋友圈的习惯。
又过了几天,我给母亲打电话,母亲声音低沉:“和我们一起转马路的杨大哥生病突然走了,我在他们家里。 ”母亲断断续续地告诉我, 这几天在朋友圈没瞧见杨大哥更新消息,立即打电话去询问,他女儿接的电话,幸好赶上了见最后一面,不然定会遗憾。
如今“漂亮圈友”已成为母亲了解外面世界的重要渠道。 这让我想到曾经看到的一幅画:老人深邃的眼眸望向远方,孙子蹲在身边拍照,老人瘪着嘴大笑,旁边配有一段文字“发圈记住与爷爷在一起的温暖时刻”。 平日孙子太忙,用这种方式给爷爷留下念想。 今后我也依然会把日常的点滴发到朋友圈,坚决成为母亲漂亮圈友的一份子,让母亲晚年的生活焕发更多的光彩。